世界第一部录像百科全书
1986年,美国图书市场上出现了一部新颖的工具书,书名叫《二十世纪录像百科全书》,它是世界上首次以录像带作为载体的百科全书.
在此之前,美国曾出版过以唱片、磁带灌制的一部《世界图书百科全书》。以后又有一部计算机可读版的《美国美术百科全书》,它通过计算机终端与普通电视机相连,在电视屏幕上显示文字及美术作品的图像,同时配以音响。而这部《二十世纪录像百科全书》,则是以录像带为载体,充分利用视听资料的一部新型的工具书。此书从提出设想到编纂完成,历时23年。全书有2217个单元(相当于词典的词条,为相对独立的人或事),制成25盒录像,忠实地记录了20世纪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场景和声音。该书附有供查检的综合词序及年代顺序索引,读者可根据目录索引找到相关的单元,便会通过录像机,使画面历历在目,犹如亲身经历了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又领略了历史人物的风采。
漫话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是用简明方式介绍各门类学科知识的工具书。百科全书起源于古代希腊。“百科全书”一词,就是来源于古希腊文的“全面的教育”或“完整的知识系统”一词,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斯多德被认为是西方百科全书的始祖,因为他们的讲学内容,包括了当时己有的全面知识。大普林尼编的《博物志》是古罗马时期最重要的百科全书。
中古时期较为著名的百科全书有:英克拉斯编的《世界宝鉴》,伊本?库塔巴编撰的阿拉伯世界第一部百科全书《传统著华》,波斯学者夸里兹米于975—997年编的《科学之钥》,埃及马木路克时代由安努韦利编的《文艺智慧之的》。首次以“百科全书”为书名的,是 1559年德国萨克雷编的由巴塞尔出版的《百科全书》。
17至19世纪,各国出版的百科全书比过去多起来了。例如培根的《伟大的复兴》,1704年英国哈里斯编的《技术词典》,1732—1750年德国莱比锡出版的《世界百科大全》,法国狄德罗主编于1751-1765年出版的《百科全书》,1768-1771年在苏格兰爱丁堡出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 1817-1845年出版的《大伦敦市百科全书》,1796-1811年德国出版的《布洛克豪斯百科全书》,还有法国的《拉鲁斯百科全书》,韦伯斯特的《美国英文词典》……等.这些都是具有较大影响的百科全书。
20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编撰了现代型的百科全书。例如:《苏联大百科全书》于1926-1947年初版,共65卷;西班牙的《插图欧美大百科全书》,于1905-1970年出版,其主体部分80卷,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在日本出版的百科全书,主要有:《大百科词典》(28卷,1931-1935),《国民百科大辞典》(15卷,1934-1937),《世界大百科事典》(24卷,1955-1968年出版),《不列颠国际大百科事典》(28卷,1972年开始出版),《大日本百科词典》(24卷,1972-1976年东京版)。除了这些综合性的百科全书以外,还出现了专业性的百科全书,例如:乌尔曼的《应用化学百科全书》(1914-1923),德拉劳伦斯等人编的《音乐百科全书或音乐学校词典》(1913-1931),以及《哲学百科全书》、《世界艺术百科全书》、《教会知识百科全书》、《卡斯尔文学百科全书》、《英国医疗百科全书》等。20世纪以来,还出现了内容只限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国家与地区性百科全书,以及为少年儿童编写的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