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的服装与南欧基本相同,而保持古巴传统服装的“瓜希罗”人则崇尚白色,他们常穿白色衬衣,这种衬衣的下摆总是自然地散披在裤子外面。因而到了这里,服饰又得有所变化。
南美人好交往,感情奔放。到这里去的商人,在谈判时要特别热情,彼此离得近近的,说话时尽量在对方耳边说,对政治问题最好避而不谈。在谈判之前或交往时,可以送给对方一些小礼品。有趣的是,巴西人在接受别人的礼品时,总是当着送礼人的面,打开礼品包,致谢以后,才把礼品收下。送礼人买了礼品,要把包装纸剪掉一角,因为他们认为包装纸是管运气的,不要让别人把运气带走。送礼时,不要送手帕,他们认为送手帕会引起吵架。
澳大利亚商人谈生意,常在小酒馆进行。当地很重视吃饭付钱一事。要仔细记住,哪一顿饭该由谁付钱。如果该由对方付钱时余抢着付足会弄巧成拙的,但如果该你付钱时忘记付,也会带来一些麻烦。
亚洲商人社交习俗
东南亚国家特别注重礼节。在和他们谈生意时,千万不要翘起二郎腿,也不能习惯性地把一只脚在地下颠来颠去,这将引起他们的反感而破坏成交。另外,坐着时鞋底千万不要朝向对方,更不能在无意中碰撞对方,哪怕是轻微碰一下,对方也会感到不可忍受。
印度尼西亚是有名的“礼貌之邦”,商人在和对方相识之初,首先要主动送上名片,否则,对方将把你看得一钱不值。
在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和当地商人洽谈生意常常是在办公室或咖啡馆进行。社交期问最多只能喝三杯茶、清凉饮料或者咖啡,假如主人还在饮用,客人不妨也呷上几口。如果觉得已喝够了,可将空杯迅速转动一下,然后交给主人,意为“够了,多谢!”
在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喝酒是受到禁止的。在沙特阿拉伯,既禁止喝酒,也要避免吸烟。应邀作客, 不要忘记带些礼品。在这些国家,女人是不露面的,交谈切忌问到女主人的身体情况。如果在路上和女人相遇,要尽量少打交道,否则,将招致灭顶之灾。这里照像不受欢迎,妇女开汽车也遭到禁止。
在阿拉伯国家,第三者可以满不在乎地介入洽谈活动,称为“共同听政”,因而对此不要大惊小怪。和阿拉伯人接触时,不要谈及中东政治,也别涉及国际石油政策方面的问题。
对颜色和图案,亚洲各国的喜爱和禁忌也不同:印度人视白色为不受欢迎的颜色,伊拉克人视蓝色为魔鬼,伊朗人喜爱狮子,东南亚人对大象有特别的好感,新加坡人爱用“喜”组成图案,日本和港澳新马地区喜欢把12生肖的形象使用在商品造型和包装装潢的画面图案中。
欧洲商人社交习俗
英国人谈生意喜欢开门见山,这和他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有关。在和他们谈话时,不必过多握手。洽谈活动可以在早餐时进行,可以直接了当,恰如其分地掌握谈话时间,并主动示意告别;不能系带条纹的领带,因为这种领带可能是军队或校服领带的摹制品,带它会带来麻烦;不能直呼“英国人”,因为“英国人”的原意是英格兰人,只有称呼“不列颠人”才会使所有的英国人感到满意;不要引用皇室的家事作为谈笑的资料,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