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欢迎您  注册会员 | 会员登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社会聚焦: 司马南之殇,资本绞杀背   我们为什么要支持司马南   回归毛泽东路线已是大势   警惕“中国版”雅科夫列   抓纲治国推动国民经济新  
网站首页 本站新闻 时政要闻 社会聚焦 港澳台区 中国文协 领导介绍 协会报刊 文艺动态 文化产业 文艺创作 文艺评论
电影电视 书坛画苑 民间文艺 人物专访 会员名录 音乐舞蹈 娱乐视野 收藏展览 国际交流 世界文联 当代作协 网民议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摄影艺术 > 正文

世界文化知识精华  最古老的语言之——梵语

2013-7-16 来源:世界文艺网 【字体: 我要评论(0)
到9这10个数字中,0排末位,也是最后才被人们认识的一个数。1、2、3……这些数目,大约在25000年以前人类打猎和采集野果的生活中就知道了,而对0的认识只不过1000多年前的事。0的诞生,是数学上的一项重大成果。一方面它可以和其它9个数字组成无穷无尽的数字,进行千变万化的计算;另一方面,它除了在计算单位里表示“没有”这个含义外,在别的任何地方都具有确切的含义。例如,表示温度的0度就是一个确切的温度,而不是没有温度。再者,0的形态具有曲线的美姿和圆的美感,是自然界小到水滴、大至星球的写照,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符合物理学和力学原理用来测量器具的写照。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0的用途也越来越广,例如,用。和1表示晶体管的导通与截止,开关的开和关的状态,磁心的充磁和去磁等二进位制,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计算机中,成为计算机的数字语言之一。
  0诞生不久,数学很快就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公元500年时,数学家伏拉罕密希拉预算了行星的位置;阿耶波多论述了确定平方根的法则。今天,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使0焕发了青春。今后,年轻的0正热情地等待着人们给它以新的用途。

  英语“再见”的来历

  英语Good-bye(再见)有这样一段来历。古代,由于生产力不发达,人类处于愚昧状态,一旦遇到自然灾害等外来威胁,生命安全便没有保障,因而产生了宗教迷信思想。古时英国人临别,习惯互说一声God be with ye(上帝与你同在)以祝平安。天长日久,这句话便成了固定的告别语“再见”,形式上也由God be with ye融合成更简便的good-bye,一直流传至今。不过,现在人们说good-bye除了友好地表示“再见”之外,别无他意——它原来的迷信内涵已消失得不再为人所知。

  印加帝国的“基普”

  最近,在利马的一个考古区发现了古代印加帝国的“基普”,它表明古印加帝国已经有了记忆历史、社会和统计结算的情报系统。
  “基普”是古印加帝国的一种传达消息的系统,帮助记忆的手段,有人称之为“结绳文字”或“结绳记事”。它以一根毛绳或棉线绳为主绳,与其垂直地系上成排的细绳,有时多达100根。在垂直着的细绳上离主绳不同的距离处拴着结头。结头的形状及其数量表示数目。距主绳最远的结是个位,再上一列是十位,然后是百位和千位,最大的数最接近主绳。细绳的颜色表示一定事物,如黄色表示金,白色表示银,褐色表示马铃薯,黑色表示时间,红色表示兵士等。
  基普主要用于传达印加帝国公务人员征收捐税的纪录,也用来记录一般的统计结算、日期,有时也记录重大事件。善于利用基普的人是基普的编制者和译释者,称为“基普卡马约基”,他们必须按照印加帝国王公的需要报告各种结算,这些结算都是用相应的绳结表示的。
  从基普的功能看,它已是具有“记事本、存储器、记忆和和多种情报”作用的“电脑”,是印加国王的档案馆,它记载着印加帝国各方面的情况。

  印第安人奇妙的手势语

  手势语是美洲印第安人的发明,是世界文明中一块灿烂的瑰宝。
  他们的手势语约有儿百
1233页 当前第:2/3
打印此文】 【收藏此文
 
领导活动                          更多>>
时政要闻                          更多>>
文艺评论                          更多>>
民间文艺                          更多>>
文艺动态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文化部 中央电视台 新华通讯社 人民日报 世界文艺网
新浪网 国际新闻在线 环球联合网 中国时代网 中国经典网 中国文协网 中国文化新闻网 中国名家网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文化部 国务院参事室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央电视台 世界文艺网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老三届人联谊会 中国炎黄书画院 12580网站目录 中国画学会 国家财政部外国贷款 我们的毛泽东 红色正义网集 新加坡华人网 戴旭新浪博客 左翼作家新浪博客 革命战士新浪博客 刘云峰新浪博客 当代作协新浪博客 世界文艺新浪博客 中国文化新闻报新浪博客 中国城市环境 路透社 英国新闻 法国新闻 透视俄罗斯 俄罗斯新闻 中国公益摄影师 中美文化产业高峰论坛 黄山艺术摄影 安徽艺术摄影 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 东方红 共产主义旗帜 集体经济 毛泽东博览 毛泽东思想 毛主席 中央电视台 长安风雷书画艺术网 菩提树画院 世界文学艺术家联合会 世界文艺网 中国文协网 中国文化新闻网 中国名家网 中国经典网 环球联合网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中国当代作家协会 中国文艺家协会 速帮建站公司
网站首页杂志社简介组稿发行处征订启事协会顾问高占祥协会顾问张德广协会顾问刘坚协会执行主席刘云峰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和中国文化新闻报社的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经书面授权。信箱:ciala301@126.com。联系QQ:907322786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ICP备13046230号
建议使用IE8版本以上浏览器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