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节。其语法也很简单,一共只有16条规则,没有不规则的语法形式。这些都便于人们学习和掌握,所以现在各国学习和研究世界语的人逐渐增多了。
除了以上人造语言外,20世纪初还出现“西方人语”(Occidental)和“交际语”(Interlingua)。但这些语言的设计,主要是为了科技上的应用。它们强调认字,而不是着眼于积极的交谈,因此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被铸成金文的演讲词
1863年11月19日,在葛提斯堡举行的烈士公墓落成典礼上,林肯总统在美国著名演说家埃弗雷特作了长篇演讲以后,也作了简短而精彩的演说。这个演说词后来被铸成金文。林肯的演说词是:
“87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创立了一个新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
现在我们正从事一场伟大的内战,以考验这个国家,或者任何一个孕育于自由和奉行上述原则的国家是否能够长久存在下去。我们在这场战争中的一个伟大战场上集会。烈士们为使这个国家能够生存下去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来到这里,是要把这个战场的一部分奉献给他们作为最后安息之所。我们这样做是完全应该而且非常恰当的。
但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这块土地我们不能够奉献,不能够圣化,不能够神化。那些曾在这里战斗过的勇士们,活着的和去世的,已经把这块土地神圣化了,这远不是我们微薄的力量所能增减的。我们今天在这里所说的话,全世界不大会注意,也不会长久地记住,但勇士们在这里所做过的事,全世界却永远不会忘记。毋宁说,倒是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勇士们已经如此崇高地向前推进但尚未完成的事业。倒是我们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仍然留在我们面前的伟大任务—我们要从这些光荣的死者身上汲取更多的献身精神,来完成他们已经完全彻底为之献身的事业;我们要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这些死者白白牺牲;我们要使国家在上帝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要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这篇演说仅有10句,讲了不到3分钟。当时一位摄影记者准备摄下这个重要历史场面,但他只在三角架上装好镜箱,还没来得及把头伸进罩布,林肯的演说就结束了。当时这篇演说被看作是“无价之宝”,他感情深厚,思想集中,措词精炼,字句朴实、优雅,行文完美无疵。林肯这篇演讲稿被藏入国会图书馆。后来林肯应请求,抄了一份副本,作为手书真迹,收入《美国作家手稿集》。这个演讲词被铸成金文,放在英国牛津大学,作为英语演讲的最高典范。
阿拉伯数码的由来
阿拉伯数码是国际上通用的数码。然而这种数码并不是阿拉伯人创造的,它的雏型是出自印度人之手,后来阿拉伯人学习、改进这种数码,并传入欧洲,乃至整个世界。
在印度的吠陀时代(约公元前1400—前543),就已创造了一些简单Ah和不完全的数码,公元前3世纪出现了成套的数码,但各地的写法并不完全一致,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婆罗门式。它有从1至9的数字的专码,现代数码就是由它发展而来的。到了笈多帝国时代(公元300—500)出现“0”这个数码,叫做“舜若”。不过当时的表示方式是“?”这样的小黑点,后来才演变成小圆圈“0”。这样,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一套从1到0的数码了。
印度数码首先传到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等国家,公元7-8世纪传到阿拉伯。它是怎样传到阿拉伯去的呢?公元771年印度天文学家、旅行家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