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欢迎您  注册会员 | 会员登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社会聚焦: 司马南之殇,资本绞杀背   我们为什么要支持司马南   回归毛泽东路线已是大势   警惕“中国版”雅科夫列   抓纲治国推动国民经济新  
网站首页 本站新闻 时政要闻 社会聚焦 港澳台区 中国文协 领导介绍 协会报刊 文艺动态 文化产业 文艺创作 文艺评论
电影电视 书坛画苑 民间文艺 人物专访 会员名录 音乐舞蹈 娱乐视野 收藏展览 国际交流 世界文联 当代作协 网民议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摄影艺术 > 正文

富士山如何得名 马尼拉城名花絮 ​“马拉松式”的城名

2013-7-16 来源:世界文艺网 【字体: 我要评论(0)
世界文化知识精华——富士山如何得名

  日本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是日本的第一高峰,人们一直把它作为日本民族的象征。富士山的“富士”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富士”山即“火”山的意思。富士山属于休眠火山,它在历史上曾先后喷发过18次之多。古时,居住在富士山下的少数民族阿伊努人看到那气势磅礴的火山爆发,就以日语喊道,在当地语中即“火”的意思,汉字音译即“富士”,富士山因此而 得名。但在日本古书中,它多被写作“不尽”、“不二”、“布士”、“布目”、“福慈”,不过它们的读音也还都是。

马尼拉城名花絮

  马尼拉城是菲律宾的首都,在我国的古籍中,称它为“岷里拉”、“曼尼拉”、“麻尼拉”和“马尼刺”等.又因为马尼拉位于吕宋岛的西部,故又有“小吕宋”之称。当地的华侨则称马尼拉为“岷埠”。关于“马尼拉”城名的由来有好几种说法。 一说在16世纪中叶,西班牙殖民者在这里登陆;发现海滨一带到处是茫茫一片的细叶短草,极似西班牙本土的一种名叫“尼拉”的小草,于是他们随口说出“马尼拉”,意思是“尼拉草的故乡”。以后马尼拉便演变成该地的城名。另一种说法是:从前的古城街道是土路,这一带又多台风暴雨,因而街区道路经常泥泞不堪。而当时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经常是马车轮裹着乱泥蹒跚前进,好像是马拉着泥团滚动,因而人们诙谐地称此城为“马尼拉”。再有一种说法是:在当年建城时,这里是一片杂草繁茂的灌木丛,而“灌木丛”一词在当地土著语中,其音为“马伊尼拉”。此后,“马伊尼拉”又渐渐演变成了“马尼、拉”。还有一种说法,因为该城的地势极低,涨潮的海水经常淹没街道,于是人们给他们的城市取了一个反映这种现实的城名——“马尼拉”。在当地的民族语中,“马尼拉”意即“潮水淹没之地”。

“马拉松式”的城名

  泰国首都“曼谷”的名称是一个“马拉松式”城名的代称。18世纪中叶,泰国郑昭王.在击退缅甸军的入侵后,班师回到都城大都府。可是劫后的都城宫阙倒塌,民房焚毁,已成一片废墟。就在他准备在原地重修大都府时.先王在梦中告诫:此地不可久留,都城须另择吉地新建。于是,昭王于1767年南下至吞武里府(今曼谷西岸,大曼谷一带)奠基建都。1782年,泰王拉玛一世拉玛铁菩提即位,将首都迁至今天曼谷城一带地方,并给都城命名为:“共台甫马哈那坤奔他哇劳狄希阿由他亚马哈底陆浦欧叻辣塔尼布黎隆乌冬帕拉查尼卫马哈洒坦”。它的泰文原名由167个字母拼成,译成汉语有41个汉字注音音节,译成拉丁文则有142个字母。这个“马拉松式”的城名,是世界各国首都的名称中最长的。在泰语中,这个城名的意思是:“天仙之都,供奉玉佛之都,坚不可摧之城,幸福之城,富饶雄伟之城,琼楼玉宇的仙宫,毗湿奴住的仙宫,毗湿奴建的,因陀罗赐予的都城”。真可谓是集天下美称于一城。
  由于都城的名称太长,既不便于记忆,也不便于表达,因此泰国人将它简称为“共台甫”。共台甫”的西文音译为。邦科克”,而当地华侨译音时有些出入,便成了“曼谷”。

打印此文】 【收藏此文
 
领导活动                          更多>>
时政要闻                          更多>>
文艺评论                          更多>>
民间文艺                          更多>>
文艺动态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文化部 中央电视台 新华通讯社 人民日报 世界文艺网
新浪网 国际新闻在线 环球联合网 中国时代网 中国经典网 中国文协网 中国文化新闻网 中国名家网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文化部 国务院参事室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央电视台 世界文艺网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老三届人联谊会 中国炎黄书画院 12580网站目录 中国画学会 国家财政部外国贷款 我们的毛泽东 红色正义网集 新加坡华人网 戴旭新浪博客 左翼作家新浪博客 革命战士新浪博客 刘云峰新浪博客 当代作协新浪博客 世界文艺新浪博客 中国文化新闻报新浪博客 中国城市环境 路透社 英国新闻 法国新闻 透视俄罗斯 俄罗斯新闻 中国公益摄影师 中美文化产业高峰论坛 黄山艺术摄影 安徽艺术摄影 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 东方红 共产主义旗帜 集体经济 毛泽东博览 毛泽东思想 毛主席 中央电视台 长安风雷书画艺术网 菩提树画院 世界文学艺术家联合会 世界文艺网 中国文协网 中国文化新闻网 中国名家网 中国经典网 环球联合网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中国当代作家协会 中国文艺家协会 速帮建站公司
网站首页杂志社简介组稿发行处征订启事协会顾问高占祥协会顾问张德广协会顾问刘坚协会执行主席刘云峰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和中国文化新闻报社的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经书面授权。信箱:ciala301@126.com。联系QQ:907322786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ICP备13046230号
建议使用IE8版本以上浏览器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