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尼泊尔国名的来历,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在远古时代,生活在加德满都附近的几个牧人饲养着一大群奶牛。有一天,一头奶牛突然拒绝挤奶跑入了森林的深处。当牧人在林中追上奶牛时,竟发现它的乳房自动流着乳汁,而当牧人走近时,奶牛却一下子消失得无踪无影了。愚蠢的牧人竟想掘地觅牛,不料被一团突然而起的熊熊大火烧死,附近的林木也着火燃烧。恰好此时,一位名叫“尼”的隐士赶来救火,终于使一大片森林免受灭顶之灾。
“尼泊尔”国名中的“尼”,便是指这位救火的隐士,而“泊尔,,的意思则是“保护”和“抢救”。
其实,尼泊尔的国名源于尼瓦尔语。在尼瓦尔语中,“尼”是中间的意思,“泊”指国家,尼泊意指地处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国家。“尼泊尔”则是千百年来由“尼泊”慢慢演变而成的。
科威特国名的来源科威特位于西亚地区阿拉伯半岛东北部,是驰名世界的石油富国,居民绝大部分信奉伊斯兰教。1961年6月1日,英国被迫宣布废除1899年英一科协定,承认科威特,独立。
在300多年前,科威特这个地方还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沙漠,雨量稀少,严重缺水。1669年,阿拉伯半岛东部强大的本?哈立德部落开始在科威特的沿海修建一些小土房,储藏木炭和木材等物,供海上来往船只使用。其中有一座四方形的土房,状似小城堡,人们都称它为“科威特”,因为在阿拉伯语中,“科威特”就是小城堡的意思。科威特国由此而得名。 在科威特的首都科威特市中心,今天仍保留着古老的“小城堡”的一座城门,虽然不是最早的那座四方形土房“城堡”,但科威特人还是把它作为科威特国家起源的象征。现在,科威特电视台在播放节目前,将古城堡门的照片和当今现代化大厦的图片同时播放,以示不忘祖辈创业的艰难,激励人民建设自己的国家。
以色列国小史及其国名公元前2000年代中期,希伯莱人游牧部落来到巴勒斯坦地区,成立了以色列部落联盟和犹太部落联盟。约公元前1000年,犹太人首领大卫建立了统一的以色列—犹太国家,到公元前92 8年分裂为犹太王国和以色列王国。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国被亚述帝国所灭,公元前5 86年年犹太王国被新巴比伦王国所灭,此后历经波斯、马其顿、塞琉古、罗马、阿拉伯帝国的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英国委任统治地。1947年11月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家和犹太国家。1948年b月14日犹太人建“以色列国”。
以色列国名来源于以色列部落名,部落名又来源于神话,希伯莱语为“与神角斗者”。《圣经?旧约》说希伯莱人第3代祖先雅各曾与神角斗获胜,其部落即被称为以色列人。
误会而来的国名世界地名五花八门,来源各异。有些地名看起来不伦不类,不着边际。其实,这种地名主要是由于语言不通,造成误会,以讹传讹,弄假成真。
非洲西部大西洋沿岸有三个都是以“几内亚”命名的国家,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和赤道几内亚。而“几内”一词在几内亚的苏苏语中是“妇女”的意思。据说,几百年前,一个法国航海家乘船来到几内亚博发省的费尔加角,登陆后他遇到一位妇女,便用法语间:“这是什么铸也方尸那个妇女不知他间的是什么,就说她只是一个“几内”,什么也不懂,要他去问男人。这位航海家不懂当地的土语,以为她说的是地名,便把“几内”记入海图中,于是“几内”便成了这个国家的名字。中文“几内亚”,是以英文翻译过来的,它在法文中只能译成“几内”,而不是“几内亚”。
吉布提共和国其国名意为“我的锅”。这个名称的来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