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
喀麦隆民间舞蹈
全国共有大小部族230余个,是一个多部族国家。南部居住的大部分是属于班图族的贝蒂、巴胡因、杜阿拉、巴萨等部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或以海洋和内河捕鱼为生。北部的主要居民富拉尼族以放牧为主。西部的主要居民则是巴米累克族和巴蒙族,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东部居住的主要是巴亚、姆布姆等部族,从事农业和牧业生产。
喀麦隆人娶妻上不封顶,一夫多妻不稀奇! 喀麦隆男人经常问外国女游客:“你想成为我的第N个老婆么?”喀麦隆实行一夫多妻制,一个男人三四个老婆很平常,几十上百个老婆也不稀奇。喀麦隆虽然实行一夫多妻制,但婚姻也是自由的,这里有两种结婚证:一种是一夫一妻制结婚证,一种是一夫多妻制结婚证。如果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是第一次婚姻,在领结婚证时就要决定这个家庭将是一夫一妻制家庭还是一夫多妻制家庭。如果未婚妻不同意一夫多妻制,男方也认可一夫一妻制,他们就领取一夫一妻制结婚证,这意味着丈夫在他们婚姻存续期间不得再娶别的女人,否则就违法。如果双方同意一夫多妻制,那就领一夫多妻制结婚证,这意味着丈夫有权娶N个老婆。不过酋长例外,酋长看上了哪个姑娘,就把一个手镯给她戴上,这就意味着她成了酋长的妃子。据说喀麦隆男人在性能力方面比较强,同时他们使用一种类似派力森喷剂来维持着满足不同老婆的需求。喀麦隆人的主食有大米、面饼、甜食等,主要菜肴有西红柿、辣椒、觅菜、葱头、土豆,还有牛肉、羊肉、鸡、鱼、虾等。吃饭时,须备用两种水,一种供饮用,一种供洗手用。因为他们是吃手抓饭,所以必须饭前洗手。非洲人没有喝开水的习惯,自来水便是饮料。[1]
宗教
约有20%居民信奉伊斯兰教,穆斯林大都是北方的富拉尼族和西部的一些部族;约有35%的人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主要分布在南部及沿海地区;另外45%的居民仍信奉拜物教,主要分布在内地及边远地区。
首都
雅温得(Yaounde),人口192万。
国家元首
总统保罗·比亚(P aul Biya),1982年11月6日就任,1984年、1988年、1992年和1997年连任,2011年总统大选中再次获胜,至此,保罗比亚已成功执政喀麦隆共和国28年之久。
编辑本段地理自然地理
喀麦隆共和国位于非洲中西部,南与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接壤,东邻乍得、中非,西部与尼日利亚交界,北隔乍得 喀麦隆
湖与尼日尔相望,西南濒临几内亚湾。海岸线长354公里。全境类似三角形,南部宽广,往北逐渐狭窄,乍得湖位于它的顶端。南北最长距离约1232公里,东西约720公里。全国地形复杂,除乍得湖畔和沿海有小部分平原外,全境大多是高原和山地。西部和中部为平均海拔1500~3000米的高原,成为尼日尔河、刚果河和乍得湖等水系的分水岭。西南近海处的喀麦隆火山是西非的最高峰,海拔4070米。主要河流有:萨那加河、尼昂河、武里河、洛贡河及贝努埃河。主要湖泊有乍得湖、巴隆比湖、尼奥斯湖。喀麦隆属热带气候,南部温度不超过25℃,气候湿热;北部通常在25℃~34℃之间,气温高且干燥,全国年平均温度为24℃。每年3月到10月为雨季,10月到翌年3月为旱季。降雨量由北向南渐增,年平均降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喀麦隆火山山麓全年降雨量高达1万毫米,是世界降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按地理环境特点区分,喀麦隆大致可分为5个自然区:西部山区、沿海森林平原、内陆森林高原、阿达马瓦高原、北部热带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