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知识精华——印度国徽的由来
印度国徽的国案是: 4只象征着力量、勇气和信心的雄狮,面向四方,站在圆形底座上;底座四周刻有4只较小的动物,东南西北分别为大象、马、公牛和狮子,它们代表4个方向的守卫者,在它们之间,有4个象征着进步的法轮,法轮有24根辐条,底座下方是盛开的荷花,象征着生命的源泉和创造的灵感;国徽下方刻着“Saty a meva Jayate”(真理能战胜一切)。 印度国徽所采用的,是在其北方邦瓦腊纳西市附近沙尔纳德发掘的“雄狮柱顶”图案。这个柱顶是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的著名大帝阿育王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首次宣讲和平与普度众生的教义而建造的。
阿育王在位期间,是古代印度最为强盛的时期,他在即位8年后征服了揭陵加王国。但由于征战导致的杀戮和混乱,又使他追悔不迭,于是他放弃了继续征战而变成了佛教的皈依者。他丢掉传统的“征服世界”,而强调“法最胜”。他不再吞并印度境线内外的边缘国家,派往各地的不再是士兵而是法师;对内则力图促进人畜兴旺,改造河山,强调施舍慈善活动。因此,阿育王从早期的开拓者或扩张主义者,变成了一个非暴力的倡导者和宣传者,一个和平主义者。
阿育王思想和实践的这种转变,使他成了千百年来印度人心目中和平与真理的象征。今天,印度采用阿育王的“雄狮柱顶”图案作为国徽,就表达了人民对真理与正义、和平与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国徽上的“自由之帽”
拉丁美洲的萨尔瓦多、尼加拉瓜、阿根廷和玻利维亚等国的国徽上,都有一顶红色04,自由之帽”。它记载了几个世纪来拉丁美洲各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瑟争取民族自由,同殖民主义者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体现了拉丁美洲人民渴望和平、自由和独立的民族精神。
尼加拉瓜的国徽图案,是5座绿色的山峰,象征着原来中美洲联邦5个成员国,即洪都拉斯、.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哥斯达黎加和尼加拉瓜。山峰下的蓝色象征着波涛汹涌的太平洋和加勒比海。电巅上有一顶红色的“自由之帽”。
萨尔瓦多的国徽为圆形,圆形中间的图案也有5座山峰,绿山之上竖立着一根竿子,竿子上有一顶红色的“自由之帽”。
阿根廷共和国的国徽图案是直椭圆形,四周是绿色桂树叶环。桂树叶环中间上半部分是浅蓝色,下半部分是白色。从下半部的左右各伸出一只手,在中间相握,两手支着一支长竿,竿顶上又是一顶红色的“自由之帽”。
玻利维亚的国徽为椭圆形,图案中有太阳、波托西山、树、羊驼、谷物等。一顶红色的“自由之帽”和一把白色的斧头分别置于椭圆形外上半部的左右两边,一只展翅欲飞的安第斯山神鹰屹立在椭圆上端。
“自由之帽”是一种尖端下垂的圆锥形红色软帽,又叫做“弗里吉帽”。弗里吉是小亚西部的一个古国,这个古国的人都喜欢戴这种帽子,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古罗马奴隶也喜欢戴这种帽子。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人们也戴弗里吉帽,并把它作为共和政体的标志。拉丁美洲一些国家进行独立运动时,爱国志士们由于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也喜欢戴这种帽子,把它作为自由的象征,置于国徽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