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欢迎您  注册会员 | 会员登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社会聚焦: 司马南之殇,资本绞杀背   我们为什么要支持司马南   回归毛泽东路线已是大势   警惕“中国版”雅科夫列   抓纲治国推动国民经济新  
网站首页 本站新闻 时政要闻 社会聚焦 港澳台区 中国文协 领导介绍 协会报刊 文艺动态 文化产业 文艺创作 文艺评论
电影电视 书坛画苑 民间文艺 人物专访 会员名录 音乐舞蹈 娱乐视野 收藏展览 国际交流 世界文联 当代作协 网民议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摄影艺术 > 正文

世界文化知识精华:国书、国花、国树、国鸟、国石

2013-7-16 来源:世界文艺网 【字体: 我要评论(0)
将一些郁金香球茎带回维也纳,而奥地利宫廷中一位荷兰花匠又把它带到了荷兰,竟在国内引起一阵“郁金香热”,以至有人可以拿自己的酿酒厂去换取一棵罕见的郁金香。今天,郁金香不仅美化了荷兰,也为荷兰人挣得了大量外汇,每年仅郁金香鳞茎的出口就占花卉出口总额的1/4以上。

  日本民族的象征—樱花

  樱花是日本民族的骄傲,它同富士山一样成了日本国家的象征。
  樱花在日本有1000多年历史.据说曾有一位聪慧美丽的姑娘,名叫木花开耶姬(“木花开耶”意即樱花),她从日本的冲绳出发.经九州、关西、关东,到达北海道,把象征爱情和希望的樱花撒遍各地。从此,樱花由南向北次第开放,水不衰败。
  观樱,是日本广大群众的传统节日活动。5月樱花季节,到“樱花前线”(樱花开放到哪里,哪里就称作“樱花前线,”)观赏樱花的人络绎不绝。据记载,宽永二年(1625年),天海僧正秉承幕府旨意,在上野山建造宽永寺,并从奈良吉野山移来许多樱花树植在寺前。每逢樱花盛开,江户很多人前来观樱,蔚然成风。此后每当花季到来,无论贵族还是平民,就扶老携幼去公园或野外赏樱,并举行花会、花宴、花舞,还要玩到深夜一睹樱花在灯光下的美姿方才罢休。这便是著名的夜樱。
  日本人民喜欢樱花不仅因为它美丽、雅洁,最先给人们带来了春的气息,述因为它那毫不迟疑地开落的豪爽性格。在平安府时代,武士们将樱花钓瞬开瞬落当作它们“视死如归”的气概,认为人生和樱花一样,也应在短暂的有生之年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武士们如果战败,就在樱花树下剖腹自尽。
  为何将葵花定为国花秘鲁人民把葵花定为国花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秘鲁是向日葵的故乡;二是秘鲁人认为他们自己是太阳的子孙。公元12世纪,一个崇拜“太阳神”的印第安部落.在曼科?卡帕克率领下,向日出之山远征,最后在秘鲁高原的库斯科谷地上创建了举世闻名的印加帝国。印加一词,印第安语意即“太阳的子孙”。印加人对太阳有着特殊而神圣的感情。每年6月29日开始,连续9天,为“太阳节”,举行“太阳祭”。他们称自己的祖国为“太阳之国”,称葵花为“印加魔花”、“太阳花”。秘鲁人甚至把“太阳”定为本国的货币名称。国树国树同样是一个国家的标志。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自己专门的国树.它往往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在该国人民心目中享有特殊的地位。

  国树

  加拿大的国树是枫树。云杉是娜威的国树;澳大利亚的国树是相思树‘菩提树是印度的国树。斯里兰卡的国树是大棕榈树。希腊和突尼斯的国树是油橄榄树。油椰树是利比里亚的国树。黎巴嫩的国树是雪松.塞内加尔的国树叫猴子面包树.巴西的国树是一种贵重红木“巴西木”。

  国鸟

  一些国家的国鸟“国鸟”最早出现在美国。1783年,美国议会为了使本国特产的白头海雕不至绝种,通过了一项决定,白头海雕定为“国鸟”。从此,白头海雕的形象便出现在美国的国徽上。此后,不少国家认识到这种办法对保护鸟类具有积极作用,因而也相继选出了本国人
12344页 当前第:2/4
打印此文】 【收藏此文
 
领导活动                          更多>>
时政要闻                          更多>>
文艺评论                          更多>>
民间文艺                          更多>>
文艺动态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文化部 中央电视台 新华通讯社 人民日报 世界文艺网
新浪网 国际新闻在线 环球联合网 中国时代网 中国经典网 中国文协网 中国文化新闻网 中国名家网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文化部 国务院参事室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央电视台 世界文艺网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老三届人联谊会 中国炎黄书画院 12580网站目录 中国画学会 国家财政部外国贷款 我们的毛泽东 红色正义网集 新加坡华人网 戴旭新浪博客 左翼作家新浪博客 革命战士新浪博客 刘云峰新浪博客 当代作协新浪博客 世界文艺新浪博客 中国文化新闻报新浪博客 中国城市环境 路透社 英国新闻 法国新闻 透视俄罗斯 俄罗斯新闻 中国公益摄影师 中美文化产业高峰论坛 黄山艺术摄影 安徽艺术摄影 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 东方红 共产主义旗帜 集体经济 毛泽东博览 毛泽东思想 毛主席 中央电视台 长安风雷书画艺术网 菩提树画院 世界文学艺术家联合会 世界文艺网 中国文协网 中国文化新闻网 中国名家网 中国经典网 环球联合网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中国当代作家协会 中国文艺家协会 速帮建站公司
网站首页杂志社简介组稿发行处征订启事协会顾问高占祥协会顾问张德广协会顾问刘坚协会执行主席刘云峰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和中国文化新闻报社的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经书面授权。信箱:ciala301@126.com。联系QQ:907322786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ICP备13046230号
建议使用IE8版本以上浏览器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