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知识精华——“王”姓在朝鲜的盛衰
朝鲜的姓氏,许多与我国汉族相同。“王”姓也是朝鲜的姓氏,只是它经历了由盛面衰的过程。
高丽王朝一世王建,原是后高句丽王弓裔的部将,后来弑弓裔自立为王。王建登位后,三亲六戚均封官授爵。王朝还将王姓赐予月些功勋显赫的文官武将。例如王儒原姓朴,因效忠王室,被赐予王姓,成为原籍海州王姓的始祖。这样.在高丽王朝171年的统治期间。王姓显贵们有恃无恐,飞扬跋扈,作威作福。
1388年.高丽王朝三军都总制使李成佳.发动兵变,废黜了旧王朝。1392年.他又自立为王,建立李朝政权。此时、王姓朝臣们地位发生了动摇。李成桂深恐王姓势力雄厚,东山再起,于1399年一面匆忙将都城从王姓势力雄踞的开京’(今开城)迁往汉阳(今汉城).一面大开杀戒,诛锄异己,尽杀姓王者。在这场大屠杀中,高丽王朝姓王的遗老遗少大都祸灭九族,就连己被废黜的恭让王也未能幸免。一些王姓人为避杀身之祸.或躲进深山僻壤,或改名换姓。不少人在“王”字上加一个“人”字,改姓“全、或在“王”字右下方加一点,成为“玉”字。这样,王姓在朝鲜就日渐销声匿迹了。据有关资料统计,如今在朝鲜298个姓氏中.王姓按人数多少排列为第79位,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仅为4/10000多一点。
日本女子姓名中“子”字的由来在日本女子姓名中多带有“子”字,这一传统是怎样来的接尾字,最早出现于身份显贵的男子》一书解释,“子”字作为日本人名的接尾字,最早出现于身份显贵的男子姓名之中.如6世纪的碗子皇子、中臣连镰子等。后来,在女子姓名中也出现了“子”字.不过是以“子缓”二字结尾。到奈良时代前期.带“子”字的男子姓名日趋减少子”逐渐为女子姓名所专用,但只限于上流社会之女子。到江户时代平民女子姓名中还极少用“子”字取名。明治初年公布户籍法以后“子”被广泛地用于女子人名之中,明治后期在士族和平民中女子姓名带“子”字的日益增多了。明治22年(1889年)东京某报刊载消息说,当时在东京的妓女中带“子”字的名字已屡见不鲜了。
有名无姓的日本天皇及其皇族日本天皇及其皇族成员,由于历史的原因,至今仍然只有名而无姓。 1868年明治维新以前,日本平民不准有姓,只有贵族统治者才可以把被封赐的官职、爵位、称号、家号作为姓。而天皇是被尊为神的,所以天皇及其皇族成员也只有名而没有姓。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实施户籍法,为了登记户口,才准许平民有姓,而皇室成员包括天皇都不在户籍法的管辖范围,所以仍是有名无姓。
天皇和皇室成员的名字也有它的特点。一般男性名字带“仁”,如明治天皇的名字是睦仁,1989年逝世的昭和天皇,其名为裕仁,继裕仁天皇的平城天皇,其名是明仁,皇太子名为德仁。女性的名字一般带有“子”,如裕仁天皇的皇女名为成子、和子、厚子、贵子等。天皇的直系子孙除名字外,还有称号.皇子称亲王、皇女称内亲王,皇孙称王,皇孙女称女王。天皇的男性子孙成年或成婚后.除立为皇子者外,其他均封赐为宫家。女性子孙出嫁后即脱离皇籍,随夫家称号或随夫姓。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皇族有15个宫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据新的《皇室典范》均已废除.他们的成员均降为平民。
缅甸人有名无姓缅甸人只有名字,没有姓。但人们在称呼对方时,往往按这个人的长幼、性别和社会地位,在对方的名字前面加上一个称呼。例如吴努、吴奈温、吴山友、吴丹等。他们并不是姓吴,“吴”是对年纪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