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知识精华——国外科学工业园区种种科学公园
这是一种以大学为中心,周围兴办与大学科技活动紧密相联的中小企业群。如:美国斯坦福工业园、伯翰诺工业园、沃尔杰姆研究园、伯尔德工业园,以及英国剑桥科学公园等。科学城这是一个科研、教育机构集中地,典型的智力密集区。如:苏联新西伯利亚科学城、日本筑波科学城。出口加工区这是一种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装备、部分特种原材料、器件和资金,以本地的廉价劳动力、厂房、设备、原材料等,为外商加工出口产品的工业区。待条件成熟,出口加工区可以逐渐向高技术工业园的模式转化。如:日本的硅岛、硅平原等。高技术工业园它以科研、教育、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化,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并进行大量的技术商品销售、服务等经营活动。教育机构是不断为园区科技经济发展输送和培养各种人才。这是一种促进离技术产业化、发展科技经济的比较理想的模式。美国的北卡三角区便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高技术工业带
这是指大批高技术企业云集地带。它与高技术工业园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比科技工业园占地更大一些。
军用技术科研生产基地
这是一种为军事政治目的服务的保密的科研生产基地。其科研生产活动虽对社会性科技生产活动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往往受军事目的、产品成本高等限制,不易推广。
2000年的世界20大城市根据联合国的预测,2000年人口超过千万以上的世界20大城市:“花园城市”理论人口密集的大城市.自近代大工业兴起以后不断地产生和发展起来,当前世界各国大城市的人口以更快的速度继续增长。如何建设环境优美的城市,便成为许多国家和亿万城市居民所十分关注的问题。早在20世纪初,英国人埃比尼泽?霍华德第一次提出了建设“花园城市”的理论。
霍华德是英国某法院的一名速记员,于1902年出版了《明天的花园城市》一书.他根据英国工业革命后.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造成城市空前拥挤,居住紧张、环境恶劣等状况,在书中提出了建设“花园城市”的理论。他主张围绕大城市建设一批小城镇,以大城市为主体,把城市和乡村联系起来。在小城镇里不但要有工业、商业和各种服务行业,而且要建设舒适宽敞的住房,种上树木花草,建设成为花园般的优美环境,使在那里生活的人们,既可欣赏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又可以享受大城市丰富多采的生活乐趣。
霍华德为实现他提出的这一理想,曾经作过很大的努力。他组织了“花园城市协会”,筹集了资金,于1903年在伦敦北部建设了第一个新镇—莱曲华斯。1920年又建立了第二个花园城—威尔温。他的理论和实践,对建设现代城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可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没有一个大城市能够使它的基础设施满足日益增多的城市人口的新需要,解决人口增加带来的新问题。目前,墨西哥城有1800万人口,开罗每天有500万人在城乡之间往返奔波;美国大城市里45%的有包人种青年找不到工作,‘”%的成年人是文盲;非洲和亚洲的大城市人口太多,基础设施严重缺乏。研究资料表明,世界各国大城市的人口将继续增加,各大城市将面临着更多由于人口增多而带来的新间题?因此,必须进一步研究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否则城市存在的间题将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