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曾确定过许多年主题,如“国际和平年”、“国际老人年”,但以一种作物来作年主题只有两次,一次是2004年的“国际大米年”,另一次就是今年的“国际土豆年”。经联合国粮农组织提议,联大于2005年通过决议,宣布2008年为国际土豆年,以增加人们对土豆重要性的认识。在整个2008年,联合国都将强调土豆在提供粮食安全和消除贫困上发挥的积极作用,因为富含维生素C和钾的土豆能够减轻贫困人口中的营养不良现象。 安全食品土豆排第一
眼下,大量的新土豆已经上市,无论是烹炒还是蒸煮都是人们喜爱的食物。如果要在千差万别的东西方饮食与烹饪文化中找到一个交集点的话,那么“土豆”再合适不过了。不是吗?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我们都可以看到用土豆做成的美味佳肴。
土豆:曾被咒为“罪恶食物”
“土豆”的学名是“马铃薯”,它的故乡在哪里?美国植物学家用先进的基因技术,对300多个野生和种植的马铃薯样品进行研究和分析后,于2005年公布了研究成果:世界上所有的马铃薯品种都可追溯到秘鲁南部的一种野生品种。也就是说,秘鲁是马铃薯的故乡。
大约7000多年前,秘鲁南部的当地人率先改良了野生的马铃薯品种,使其成为最早的种植马铃薯。此后,人们将种植马铃薯与野生马铃薯杂交,培育出繁多的马铃薯品种。今天,马铃薯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有种植,它既可以当主食,又可以作菜肴,更是许多国家贫困地区的“当家”农作物。
当第一批欧洲探险者在印第安人的菜园中看到马铃薯时就喜爱上了它,但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便叫它“怕怕”。后来,马铃薯被带到欧洲,因为没有在《圣经》中查到有关对“怕怕”的记载,于是便咒骂它是“罪恶的食物”,有人认为,吃了马铃薯会得鼠疫,甚至连一些医生也告诫人们吃马铃薯会患麻风病、肺结核、软骨症。
不仅如此,马铃薯还被演绎出许多“灵异”之事。英国人相信,种过马铃薯的土地会变成灰尘;意大利西西里人则相信,只要把仇人的名字写在纸上钉入马铃薯,仇人就会死去。在法国,马铃薯的境遇稍好一些,因为马铃薯的枝叶和花朵非常艳丽,王后经常用它们来装饰自己的纽扣和帽边,引得贵妇们竞相效尤。公元1765年,由法国科学院编纂的《大百科全书》中,马铃薯依然是牲畜饲料。
灾荒之年唯独马铃薯收成好
在欧洲,马铃薯作为食品广为传播,很大一部分功劳应归于法国农学家安·奥·巴曼奇。他在长期的观察和实践中,认识到马铃薯是一种“了不起”的有食用价值的植物,并请国王推广种植。国王在他的马铃薯地里亲自耕了第一犁,并在宫廷的后花园里种上了马铃薯。在宫廷举行的宴会上,这位农学家还用马铃薯烹调了20多种美味的菜肴(现在法国宴会上还有以“巴曼奇”命名的菜),还亲自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