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约,叩开位于京城北池子的宅门时,已经迎候着的佟志广端坐在厅堂沙发上,嘴上叼着的还是一杆“烟斗”。将近5年没有谋面,看上去有些“发福”。然,绅士派头不减当年。
问他近年来的生活、习性、爱好,不经意间他又转到“国际交往”“贸易谈判”等“老本行”话题,颇费些口舌才又拽了回来。
●与记者交谈:
烟斗、护照和讲坛
落座后,我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在沙发茶几上那一溜儿的“烟斗”上。不容问,佟老先来了一番解释:“其实我的烟瘾没那么大”。见我有些好奇,许是也撩起了他的记忆,索性一一介绍起来:这杆呢,是波兰的;这杆是意大利的;这是华盛顿的、英国的、加拿大的……中间那杆可是“老资格”了,有30多年了,当年花50美元在华盛顿买的。说话间拿将起来给我比画着:“这可是用稀有的化木树根做成的。这种化木仅产于南欧地中海岸边,你看这木纹……”“这一杆最有故事。20多年前,参观美国一家农场时,擅长用玉米核制作烟斗的农民,听说我喜欢用烟斗,特意要送我几杆。那怎么行,我就收下了这一杆。”我接过手来细琢,玉米粒的痕迹还在,算得上是精致的。
要说烟斗的“故事”,看来还有很多很多。这时,电话铃响了,中断了我们的谈话。待他接完电话,我从他礼节性作出的一番解释中得知:受美国斯诺研究会之邀,他将去美国作有关中美经济合作话题的演讲,目前正在办理护照事宜。不一会儿,电话铃声又起,之后我被告知,在9月初的一场国际工商界人士对话会上,他将作有关“中国与世界经济机遇期”的专题演讲。
此时,我翻看他递给我的那张名片: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终身荣誉顾问、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顿悟了他刚才告诉我的一席话:“现在,每天早上跑步,每个礼拜打一次高尔夫,还有就是每天的读书看报,雷打不动。”他说:“一年要订几千元的报刊杂志,中国的、世界的,你们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我也是每天必看。”
他有“难不倒的‘谈判对手’”之称,他有“不辱使命的外交官”之称,他有“出奇制胜的佟部长”之称,晚年的他,仍在孜孜不倦地学习着:他要把握世界的脉搏,捕捉最新的信息,在世界讲坛上发挥余生的“光”和“热”。
●与青年交流:
聪和明、文史地理及世界
他喜欢与年轻人交流,尤其喜欢到大学里作讲座。他说,“也许是受父亲佟子会执教于北京辅仁大学的影响。”退出“政坛”和“商坛”后的佟志广,至今仍经常出现在各大高校的讲坛上: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经贸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他说:“北京经贸大学是我的母校,每年回去一两次是必须的。”
我笑问他“站在讲坛上的感受”,他颇为得意地告诉我:“当听到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时,也是我最兴奋的时候。”我与他打趣:“您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加入WTO‘破冰式谈判家’、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的头衔和经历,是青年学生们最感兴趣的吧?”“这也不排除。我对青年学生讲‘聪’和‘明’这两个字,就是告诉他们我的思想、我的经历、我的感受。‘聪明’用在正处,能量是不得了的。我给他们举例,人的大脑,即使最聪明的人也只开发了10%而已,所以聪明程度‘尚待升级’。大学阶段是最有利于开发才智的时期,在大学里学到的套路要到社会上去‘拆招’,在这一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