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之后,还要由量变到质变,即将我们的脑子像电脑一样存盘,存到一定量之后,自然就能从中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来,这就是书画鉴定的标尺。2. 多了解作伪的手法。要提高我们自己辨别真伪的能力,就要多了解作伪者的手法。传统的作伪形式主要有摹本、临本、造本、仿本、假画、真跋、改添款等几种,而现代的作伪已将高科技手段引入。因此,我们学习书画鉴定要紧跟市场的发展,因为造假者也在“与时俱进”。3. 多作比较。鉴定真伪关键在于比较,徐邦达先生曾经说过:“没有比较,何谈鉴定”,权威的书画鉴定家们对书画作品的鉴定工作,其实就是一个对照比较的过程。日常当我们遇上赝品,可以用建立起的书画鉴定的标尺与之比较,从中寻找到赝品的“蛛丝马迹”。4. 多请教专家。由于书画所涉及的面十分广泛,仅以近现代为例,画坛上的流派就有海上画派、岭南画派、京津画派、金陵画派、长安画派、浙江画派等,每个画派涉及的画家多则上千、少则数十人。要全面了解这些画家的艺术风格和创作规律很是困难,即使精于此道的专家一般也只能局限于某一时期的部分画家。因此,我们在学习书画鉴定过程中要多向有经验的专家学习请教,以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5. 手头要多备一些工具书。学习书画鉴定,有关的书画工具书是必不可少的,如常用的《中国美术大辞典》《近现代书画家印款综汇》《中国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书法大辞典》等。这些工具书可以随时帮助我们查询到有关书画家的印章与落款等信息。
上面我们谈了学习书画鉴定要树立书画家真迹的标尺。现以齐白石为例,我们谈谈如何建立书画家真迹的标尺问题。我们要研究齐白石,就要对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日病逝于北京,终年93岁。名纯芝,小名阿芝,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和自号。
一. 二十七岁至四十岁为其学画的临摹阶段。
四十岁以前,他主要在家乡湘潭一带学习绘画。十九岁(1883年)时开始临摹《芥子园画谱》;二十五岁(1889年)拜萧芗陔、文少可学画人物肖像,也画山水;二十七岁拜胡沁园为师,学画工笔花鸟、草虫,胡师为其取名齐璜,号濒生,别号白石山人,后人们常把“山人”二字省略,故有齐白石之名;二十六岁(1890年)时从谭溥(荔生)学画山水,此时期主要是以学画工笔临摹为主,绘画的立意上、布局上、用笔上、设色上都很注意法度,处处合于规矩,这阶段为其打基础阶段;三十七岁拜文人王运为师,学作诗文,成为他生活和艺术道路上主要的转折点,开始由民间画师转变为文人画家。此时期他的绘画作品现已很少见到,从他三十七岁时所做的山水作品看,完全用墨,看上去还是传统画法,比较死板,但从笔墨技巧运用上,也是很有味道的。再有从画上见到他的花鸟作品,很像李复堂的风格,这说明他也受其影响。这个时期,他绘画的作品墨多笔多,设色很少,以粗笔传统较多。
二. 四十岁至五十六岁为早期阶段。
四十二岁(1906年)在钦州郭葆生处临摹八大山人、徐渭、金农的作品;在他五十五岁(1919年)定居北京之前,他画过肖像、工笔仕女、佛像、写意人物、山水、花鸟等。此时期他曾五次出游大江南北的名胜古迹,见到西安的碑林、雁塔、华清池等,游览长江洞庭、衡山、庐山、桂林等名川大山,开阔了眼界,师法大自然,充实了作品内容。绘画上转入以写生为主,改画大写意笔法。几次出游中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