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没有品相完好的徽章了,品相好的都在国外。”龙先生惋惜地说,以前国内生活水平低,加上多年的战乱和政治运动,老徽章被东藏西掖,能保留到现在的大都不完美了。
《中国徽章》一书的作者、加拿大华人收藏家李先生通过电子邮件告诉本报记者,清代徽章约95%都颁发给了外国人,直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八月,双龙宝星始发给中国人。除少数王公贵族,国人得到的均是低等级勋章。“所以中国藏家手中95%以上珍贵的清代勋章均是回流品。 ”“1912年之后的中国勋章,由于内战数十年,能留存下来的是凤毛麟角。”
李先生认为,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徽章市场价值的提高并受到国人的重视,目前正开始回流。
回流固然可喜,但国内所存无多的珍贵徽章也的确存在外流的情况。李先生提到,去年的香港徽章拍卖,北京歌德徽章拍卖、嘉德徽章拍卖和诚轩徽章拍卖,“全部被他的一个俄罗斯朋友包了场”。龙先生也听朋友描述了那个俄罗斯收藏家在各大拍场抢拍徽章的情形,“逢双龙宝星和北洋的勋章必收,据说他要建一个中国徽章的博物馆。”
龙先生有个朋友要出手一枚吴佩孚的人物章,一个俄罗斯掮客死活要买,龙先生怕此章流出国门,就以1.8万元的价格买了下来。“我们猜测,这枚章到了俄罗斯也会落到那个要开徽章博物馆的老板手中”。
在收藏领域,徽章收藏是个小门类,一般被划入古币邮品收藏类别中,其市场价格与动辄千万元的古画、陶瓷不能相比。据李先生说,俄罗斯藏家包场的中国徽章,全部金额不过百多万人民币。他因此认为,“包场”事件反映出目前国内收藏界对中国徽章价值的认识不足。国内重视徽章收藏、有经济实力的徽章藏家屈指可数。
龙先生也谈到,国内藏家主要看重投资价值而忽视历史价值。“我们对中国徽章的认识程度还不如外国人。”龙先生听藏友讲,有个犹太人所藏的北洋政府的勋章和人物章非常丰厚,几乎全部藏齐。“我们全国的博物馆可能还凑不齐一套。”[NextPage]

清朝御赐双龙宝星(一版)头等二级
海关难把最后闸门
令人费解的是,2007年6月起实施的《文物出入境审核标准》有明确规定,1911年以前的勋章、奖章、纪念章禁止出境;1949年以前的,能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有特殊意义的;颁发给著名人物的;有重要艺术价值的勋章禁止出境。上文提到的那名俄罗斯人拍走的重要徽章都在此标准范围内,他买下徽章后是如何带出国门的呢?
北京某拍卖公司的网站挂着《文物出境审核标准》,但当记者致电该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询问徽章出境事项时,对方对双龙宝星勋章是不是文物还存有疑问:“照您这么说,1949年以前的都算文物了?都不能出境了?”
龙先生告诉记者,现在的徽章基本通过邮寄和快递进出国门。“进来的少,出去的多,因为国内收藏徽章的人少,财力也不如人家。”
欧洲和日本的雅虎网以及国内各大古币收藏论坛都有徽章拍卖专区。古董商会通过网络发图片给海外藏家,藏家看好并付款后,卖方就通过邮件将藏品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