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即将到来,是谓奇缘,是谓吉兆啊!”
-价值多高?
或许将是“天下第一虎”
那么,眼前这个小小的玉虎,“体格”很小,造型也不复杂,真的有那么大的价值吗?且听盛华杰解释:“古代的玉器中,这件已经算是比较大的了,通常年代越早,造型越简约。此只圆雕玉虎,表面呈浅黄色,有白色、褐色等沁色(注2)。”
盛华杰指着玉虎说,南博正在展出的江西新干县大洋洲商代文物(距今约3100年)展中,有几件虎文物,其虎腿全都为半站立状,尾巴则为曲卷状。另外,河南安阳妇好墓(距今约3200年)出土的玉虎,四足也是呈半卧状,尾巴也呈向上曲卷状。这是目前已公开确证的、经科学发掘出土的最早的圆雕玉虎。“而这只玉虎,四足则是全卧俯爬状,四足内收,尾巴则是平直的,其姿态比上述圆雕更原始。从玉虎头部两眼琢在上边,左右对称,张口,上下各琢有四只牙齿;身体上部琢有骨节状纹饰,左右两边各有二朵腹纹,下部无纹饰。这些细节都可以证明这件玉虎的年代更久远。玉虎颈部有一个上下对钻的圆孔,更是原始玉虎的独有特征。”
那么4500年前的年代是怎么判断的?盛华杰说,南京市博物馆常年展出的南京营盘山出土的玉器是对比物。“这件玉虎的包浆和沁色,和营盘山玉器十分接近。我认为,这件玉虎是4500年前的‘老虎’,相当于太湖地区良渚文化早中期。”
他告诉记者,我国春秋时期玉虎出土较多,战国时期玉虎偶有出土,其后玉虎则较少发现。“后来材料多了起来,比如金银、铜铁、象牙、木器、漆器、陶器、瓷器等都陆续出现了。而制作玉虎的难度非常大,再则,玉材从六朝时期开始,急剧减少。所以,如今能够见到高古时期的圆雕玉虎,就显得弥足珍贵。”盛华杰对记者说,这件玉虎可能就是我们祖先虎崇拜的祭品吧。
盛华杰最后告诉记者,经过他的考证和资料查阅,他认为,“从胡先生收藏的这件玉虎看,可谓是我国现今发现包括所有材料在内的最早的圆雕老虎,堪称‘天下第一虎’!”
-资料
当前“第一虎”
上世纪70年代在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的商朝玉虎,高3.1厘米,长14.1厘米,身体长圆呈碧绿色,作行走状。妇好传为商王武丁配偶,墓在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西北约 100米处,属殷墟第二期。妇好墓的玉器是迄今商代玉器最重大的发现,其中的玉虎也成为当前的“天下第一虎”。
注1:包浆
包浆也就是以物品为载体的岁月留痕,玉器鉴定术语。
包浆又称“黑漆古”,它是在悠悠岁月中因为灰尘、汗水,把玩者的手泽,或者土埋水浸,经久地摩挲,甚至空气中射线的穿越,层层积淀,逐渐形成的表面皮壳。
注2:沁色
古语云:无沁不成玉。沁色是古玉器鉴定的标准之一,指玉器在环境中长期与水、土壤以及其他物质相接触,自然产生的水或矿物质侵蚀玉体,使玉器部分或整体的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常见的沁色有水沁-白色,朱砂沁-红色,土沁-土褐色和红色等。
本报记者 蔡震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