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高陵探秘
在历史学家的叙述里,曹操是一个文韬武略,历史上罕有的政治家、军事奇才和诗人。
然而在后世人的传说中,曹操一直被称为乱世枭雄,是一个阴险狡诈且残忍的奸臣。
他的陵墓也如他的真实面目一样,被历史隐藏在难以寻踪的地方,使得那个距离我们1700多年的曹操的真实形象更加扑朔迷离。
如今,安阳安丰乡西高穴村宣布发现曹操陵墓的消息,关于曹操的诸多传说是否属实或将一见分晓
曹操高陵发掘幕后
一次无心的抢救性挖掘,开启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历史陵墓。关于曹操的众多猜测和未解之谜,或许从此逐一揭开
河南安阳安丰乡西高穴村的安宁被川流不息的人群打乱了。
这些陌生人的目的地是村中的两个蓝色大棚。大棚的正中悬挂着“保护文物”之类的标语。各地蜂拥而来的记者把卫星信号发射器、摄像机、照相机对准着那两个蓝色防雨棚。四周拉起了黄白相间的警戒线,入口处有背着微型冲锋枪的武警。
这块被荷枪实弹把守的地界,两天前刚被当地文物部门对外宣告是曹操的陵墓。
盗墓者发现的曹操墓
2009年12月29日中午12点,有十几名在挖掘现场帮工的村民陆续向外走,七八台相机对准他们猛拍,村民不好意思地笑着躲闪。有小孩子学着大人们的样子,肩上扛着一把小铁锹,迷茫不解地往警戒线里张望。
从27日开始,西高穴村的村民才第一次面对如此多的陌生人。那一天,外界通过新闻的发布开始知道,这个不为人知的村庄是曹操的墓地所在。西高穴村属安阳市安丰乡,距安阳市区四十分钟车程。这是一个表面上十分普通的北方农村,路边都是外貌相似的砖房。曹操墓被发现的报道传出之后,当地的村民没事的时候就会聚到正在发掘的墓穴外,互相聊起自己生活的这个地方曾发现过哪些遗迹。
“国内对于曹操墓的研究资料非常少,这次的发现等于填补空白。”主持此次挖掘的考古队队长潘伟斌有些激动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作为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潘伟斌曾经出版过《魏晋南北朝隋帝陵》一书,对于三国时期皇帝陵墓所在地做过考证,书中就初步判断曹操高陵应位于安丰乡西高穴一带。到了1998年4月,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村民徐玉超在村边的空地里挖土时,意外发现了一块石碑。安阳市的文物工作者对石碑进行了拓片,并对石碑记载的内容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发现这是一块公元345年后赵建武年间的大仆卿驸马都尉鲁潜的墓志铭,鲁潜墓志首次明确记载了魏武帝陵的具体方位:“墓在高决桥陌西行一千四百廿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四十三步,北至墓名堂二百五十步。”
随着鲁潜墓志古碑被发现,曹操墓的范围逐渐缩小了。可考古学家还无法确定的是,鲁潜墓志记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