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年画作坊已达300余家,分布在县城和城郊西南一带的板桥、孝德、清道、新市、遵道、拱星等乡镇,年画艺人逾千人,而从业人员超过万人。绵竹年画艺人还成立了行会组织“伏羲会”,会址设在南华宫。绵竹年画的品类有门画、斗方、中堂、条屏、案子等,清代中叶时,其产量为每年门神、斗方1000万份,画条200万份上下,行销云贵、两广、湖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以及东南亚。其生产店家以梁云鹤画店和傅兴作坊最为著名。绵竹年画里的戏曲部分多以川剧为内容,手法常常是突出人物,略去布景,风格则浓丽柔绵。绵竹年画还有一个特点,即在门画上多用世俗和戏曲人物对子,除了它处常见的秦琼、尉迟恭以外,武将、武生、加官、状元、诸葛亮、薛仁贵、穆桂英等,都成为表现对象,反映了当地人民对于戏曲的热爱。
全国各地年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彼此交流并发生交叉影响,例如苏州桃花坞年画广为影响了长江下游地区的南京、扬州、上海、南通等城市的年画创作;山东东昌府年画于明末受到河南开封朱仙镇的影响而形成,又给予后来兴盛的山东潍县年画以影响;潍县年画在清代后期又受到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年画的影响,而它的兴盛则影响了山东高密、平度等三十几个县的年画。

清平度年画《大战长坂坡》

杨柳青年画1

杨柳青年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