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欢迎您  注册会员 | 会员登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社会聚焦: 司马南之殇,资本绞杀背   我们为什么要支持司马南   回归毛泽东路线已是大势   警惕“中国版”雅科夫列   抓纲治国推动国民经济新  
网站首页 本站新闻 时政要闻 社会聚焦 港澳台区 中国文协 领导介绍 协会报刊 文艺动态 文化产业 文艺创作 文艺评论
电影电视 书坛画苑 民间文艺 人物专访 会员名录 音乐舞蹈 娱乐视野 收藏展览 国际交流 世界文联 当代作协 网民议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收藏展览 > 正文

明清时期的年画

作者:(编辑)世界文艺网   2007-10-3 来源:文/一点地带 【字体: 我要评论(0)

女十忙1 杨家埠

女十忙2 杨家埠

  年画起源于民间岁时在门上张贴门神画像以避凶逐疫的习俗,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汉代。唐代雕版印刷兴起,为年画的流行提供了技术条件。晚明以来,由于民俗对于年画艺术的青睐,它的发展遇到了最佳机遇。而民间年画的内容中,戏曲占有很大的比重。最初年画对于戏曲的表现主要是在题材上,即选择戏曲的故事情节作为表现和构图的对象,例如早期的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百花赠剑》、《游园惊梦》、《凤凰楼》等皆是。随着人们对于戏曲热情的高涨,年画也逐渐发展了戏曲的舞台画,即把戏曲演出的舞台场面搬上年画构图,集中表现一个舞台场景,甚至还有的干脆连戏台也一起画了出来。清后期武戏兴盛之后,短打靠扎戏及其舞台架势更多地出现在年画中。戏曲年画的描绘方法常常是由民间画师亲赴剧场,找到一出戏最具代表性的场景或最优美的表演身段,通常是抓取“亮像”的一刹那,当场描下底稿,然后带回作坊,再凭记忆反复修改而成。有时画的是某名伶,还把他的姓名刻上,例如天津杨柳青年画《闯宫》,就刻有梆子演员达子红、皮黄演员高福安、薛凤池的名字,这是当时梆子皮黄“两下锅”情景的写照。戏曲年画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刊刻,其中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发展得最为成熟,艺术价值也最高。另外山东潍县杨家埠,四川绵竹,福建泉州,安徽临泉,河南开封,山西晋南,河北武强、芦台等地,也都是戏曲年画的集中刊刻地区。

明万历年间,苏州的雕版印刷十分兴盛,影响到民间年画的发展。大约在明末清初,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盛行开来,作品流传各地,并传入日本,对于日本的浮世绘版画产生影响。康熙时英人肯普弗(E.Kaempfer)曾经在日本搜集到不少桃花坞年画,现藏大英博物馆。乾隆时期是桃花坞年画发展的颠峰,当时的年画铺可以考见的就有张星聚、张文聚、魏鸿泰、陆福顺、陆嘉顺、墨香斋、张友璿、季永吉、泰源、张湜临等数十家。嘉庆以后,由于现代西方印刷技术的引进,桃花坞年画的市场受到冲击,不得不由城市转向农村,一方面向农民的审美趣味靠拢,一方面也尽力降低成本,逐渐变得绘雕粗糙,构图平庸,印刷简陋,因而走向了衰落。乾隆年间桃花坞年画主要以风景画为主,戏剧故事画的比重较小,表现的内容大约主要是昆腔剧目。以后戏剧画日益增多,今天见到大量的清代后期作品,内容则转为以徽戏为主,这是徽戏盛行到京剧产生时期的情形了。桃花坞后期戏曲年画一个典型的特点是详细描画出剧场的状况,有的画中除了登场人物外,还绘出舞台建筑以及舞台上的全部装置,例如画面两旁各有台柱,柱上悬匾,台上有栏杆、吊灯、上下场门,甚至连舞台上悬挂的广告版及其上面的演出文字都一一记录在案。后期桃花坞年画多用大红大绿的施色,造成强烈的色彩对比,明快简朴,充满了农民的情趣。


1233页 当前第:1/3
打印此文】 【收藏此文
 
领导活动                          更多>>
时政要闻                          更多>>
文艺评论                          更多>>
民间文艺                          更多>>
文艺动态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文化部 中央电视台 新华通讯社 人民日报 世界文艺网
新浪网 国际新闻在线 环球联合网 中国时代网 中国经典网 中国文协网 中国文化新闻网 中国名家网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文化部 国务院参事室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央电视台 世界文艺网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老三届人联谊会 中国炎黄书画院 12580网站目录 中国画学会 国家财政部外国贷款 我们的毛泽东 红色正义网集 新加坡华人网 戴旭新浪博客 左翼作家新浪博客 革命战士新浪博客 刘云峰新浪博客 当代作协新浪博客 世界文艺新浪博客 中国文化新闻报新浪博客 中国城市环境 路透社 英国新闻 法国新闻 透视俄罗斯 俄罗斯新闻 中国公益摄影师 中美文化产业高峰论坛 黄山艺术摄影 安徽艺术摄影 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 东方红 共产主义旗帜 集体经济 毛泽东博览 毛泽东思想 毛主席 中央电视台 长安风雷书画艺术网 菩提树画院 世界文学艺术家联合会 世界文艺网 中国文协网 中国文化新闻网 中国名家网 中国经典网 环球联合网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中国当代作家协会 中国文艺家协会 速帮建站公司
网站首页杂志社简介组稿发行处征订启事协会顾问高占祥协会顾问张德广协会顾问刘坚协会执行主席刘云峰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和中国文化新闻报社的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经书面授权。信箱:ciala301@126.com。联系QQ:907322786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ICP备13046230号
建议使用IE8版本以上浏览器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