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女孩将鲜花放在戴安娜生前居住过的肯辛顿宫外
8月31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今日刊文说,对戴安娜所成就的传奇,早点离席不能不说是一件好事:绣在屏风上的一只鸟,形貌凝定在最美好的时光。原文摘录如下:
戴安娜如果活着,添上这十年,不知道什么光景?说不定结婚再离婚,绯闻愈演愈烈;说不定增胖、减肥、厌食又周而复始,到头来,她还是肥了一点点,老了一点点,其实,她生前最后一年已经稍显疲态,到如今年近五十,与时间的拉锯之中,可能要靠Botox来顽抗地心吸力。
客观地看,对她所成就的传奇,早点离席不能不说是一件好事:绣在屏风上的一只鸟,形貌凝定在最美好的时光。
对查理王子来讲,这十年更是时来运转的大好运:他终于有勇气追求幸福,与苦恋半生的卡米拉结缡,对环境的见解也敢于悉数表白,无须面对与戴安娜相关的比较,查理王子大大松了一口气吧,与两个儿子的相处和顺多了,没有戴安娜,他看起来更像一个饶有爱心的父亲。
虽然有丧母之痛,戴安娜的逝去对两个王子并不太糟,怎么说都算是失之东隅,除了捡回一个父亲,世人也因为戴安娜而对威廉与哈利多些包容,纵使新闻界八卦成习,但爱屋及乌,谁会认真责难神似戴安娜的小王子呢?
至于英国王室,始终是戴安娜传奇最大的受益人。尤其她的逝去,英国人在一片花海中,在宣泄式的集体悼念中,重新体认到心里内敛的感情:王室,确实是英国传统不可缺的部分,为了威廉这位储君的亡母,人们不会废除王室,必定会让小王子有登基的机会。
对所有人都好,似乎是最好的结局。因之她必须要死,且必须是悲剧的死法,这隐喻着媒体时代对待偶像的残酷性:舞台如同祭坛,灯光灿亮之处总躺着一只献祭的羔羊,人民哄抬了她,同时却要看见她的挣扎、甚至她的死所,然后,所有人都得到清洗,观众心怀愧疚地满足了。戴安娜站上舞台,就逃不脱这个巨大的吊诡。原先大家所寄情于她的,与其说是她的青春无忧,毋宁说是她浓重的幽怨,其中包括她浏海之下与人目光相接的迷茫、她嗓音之中透露的脆弱、她一次次告解式的媒体受访,居然愿意在众人前坦露自己的彻底无助:啊呀,原来王妃的生活不比我们一般人幸福,原来美貌如她竟也难以获取丈夫的欢心,原来她也嗑药她也厌食她也与你我分享一桩桩患得患失的小事,People’s Princess人民的王妃,这才是戴安娜身上的人民性!
关于戴安娜,最新问世的一本传记作者TinaBrown形容戴安娜是rare combination of great beauty and intense unhappiness。曾为《纽约客》、《浮华世界》总编辑的作者自身也是名女人,人生与戴安娜有许多雷同,因之也有相当地理解。Intense unhappiness,深沉的不快乐,实际上,从戴安娜身上,我们看出这深沉的、甚至源自于童年的悲剧之感又是最好的媒介,因之于别人的苦难伸出接收天线,换句话说,因为戴安娜的忧伤气质,她的人道表现更有说服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