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欢迎您  注册会员 | 会员登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社会聚焦: 司马南之殇,资本绞杀背   我们为什么要支持司马南   回归毛泽东路线已是大势   警惕“中国版”雅科夫列   抓纲治国推动国民经济新  
网站首页 本站新闻 时政要闻 社会聚焦 港澳台区 中国文协 领导介绍 协会报刊 文艺动态 文化产业 文艺创作 文艺评论
电影电视 书坛画苑 民间文艺 人物专访 会员名录 音乐舞蹈 娱乐视野 收藏展览 国际交流 世界文联 当代作协 网民议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收藏展览 > 正文

日本书法史的基本特征

作者:世界文艺官方网   2007-5-31 来源:世界文艺网 【字体: 我要评论(0)
我们并没有在日本古代书法中看到陈子昂、骆宾王、孟浩然等人的诗作。唐代寺人的作品要进入日本,首先必须先通过遣唐使们这一关,如果通不过,那就别梦想“名扬海外”。
     然而,什么是它的必然性呢?
     尽管嵯峨天皇等“三笔”和小野道风等“三迹”,是那么虔诚地孜孜以求唐代文化,但唐代文化毕竟是借来的异国文化。空海和尚和同时的最澄和尚都有《请来目录》,是记载从唐朝带来的各种佛经佛具的备忘录。这“请来”两字用得很妙,它证明这些高僧们并不以此作为自己的“国粹”。如果用在书法上,那么就是“请来书法”。自然,书家们也不会数典忘祖,他们也知道“请来”的含义。日本民族顽强的自尊心,不但在古代的政治、外交上反映出来,在文化艺术的交流上也同样反映出来,这是很可贵的。
     既然是“请来”的文化和“请来”的书法,对于这些艺术家们而言,就有个接受的问题。日本当时没有自己的文字,必项依靠汉字,这是无法更改的历史条件造成的。但在接受异国文化为自己服务时,他们就有了选择的权利。他们可以舍弃那些与自己民族性格(乃至个人性格)格格不入的东西,而吸收与之相吻合的东西。白居易在唐代是仅次于李、杜的大家,有是够权威的地位;他的诗作又具有明白清畅、老妪能解的特点,比较大众化。异国人学习汉语是个困难的过程,而佶屈聱牙的风格和清新通脱的风格相比,自然是后者更容易被接受。在进入日本的唐诗这个范围内,白居易的独占鳌头自然是可以估计到的了。至于乐府长短句的出现也是同一道理。比起排律整齐的诗来,长短句更口语化、散文化些,更易获得较多的读者。
     文字的基础决定了书法的基础。在书写内容上如此依赖于汉诗的日本书法,艺术上也不可能完全独立于唐风之外的。关于平安时期书法是如何追求晋唐风韵的,我们留待下章详细考察。这里先提出一个有意义的证据。在碑学不发达的日本古代,流传有“上州三碑”之称。其中尤以《多胡碑》最为有名。书写的是汉字汉文。由于它在艺术上与中国碑刻有很多相通之处,颇受中国学者的器重。清代碑学太盛,杨守敬在《楷法赏鉴》中收录了《多胡碑》,赵之谦的《补环宇访碑录》中也榜上列名。最有趣的是碑学巨擘翁方纲,以《多胡碑》与《瘗鹤铭》并称双美,俨然把它当作中国碑刻一般,即此也可见这方号称“上州三碑”之首的石碑,是如何地与中国的丰碑巨额息息相通的了。
     我们再来考察一下假名书法的起源。
     被日本人称为“自己的文字”的假名,是到了平安朝的中后期才兴盛起来的。假名出现的依据,自然是中国的汉字。只是不完全是楷、隶式的汉字,而更多地含有草书成分在内。可以说,没有那些精于汉字汉文的“中国通”们,假名是很难形成的。
     早期日本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系统,但它却有自己的语言。它所遇到的问题是怎样记录自己的语言。学习汉语,虽然解决了记录的问题,但必须按照汉音来读;自己的语言则没有了。如何在借用汉字以解决文字记载的同时,仍然不失却自己的语言系统;换言之,如何把自己的语言与中国的汉字相结合,这是当时日本人最关心的课题。
     远在奈良时代,一些有心的日本学者就开始了创造民族文字的尝试。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7页 当前第:4/17
打印此文】 【收藏此文
 
领导活动                          更多>>
时政要闻                          更多>>
文艺评论                          更多>>
民间文艺                          更多>>
文艺动态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文化部 中央电视台 新华通讯社 人民日报 世界文艺网
新浪网 国际新闻在线 环球联合网 中国时代网 中国经典网 中国文协网 中国文化新闻网 中国名家网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文化部 国务院参事室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央电视台 世界文艺网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老三届人联谊会 中国炎黄书画院 12580网站目录 中国画学会 国家财政部外国贷款 我们的毛泽东 红色正义网集 新加坡华人网 戴旭新浪博客 左翼作家新浪博客 革命战士新浪博客 刘云峰新浪博客 当代作协新浪博客 世界文艺新浪博客 中国文化新闻报新浪博客 中国城市环境 路透社 英国新闻 法国新闻 透视俄罗斯 俄罗斯新闻 中国公益摄影师 中美文化产业高峰论坛 黄山艺术摄影 安徽艺术摄影 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 东方红 共产主义旗帜 集体经济 毛泽东博览 毛泽东思想 毛主席 中央电视台 长安风雷书画艺术网 菩提树画院 世界文学艺术家联合会 世界文艺网 中国文协网 中国文化新闻网 中国名家网 中国经典网 环球联合网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中国当代作家协会 中国文艺家协会 速帮建站公司
网站首页杂志社简介组稿发行处征订启事协会顾问高占祥协会顾问张德广协会顾问刘坚协会执行主席刘云峰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和中国文化新闻报社的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经书面授权。信箱:ciala301@126.com。联系QQ:907322786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ICP备13046230号
建议使用IE8版本以上浏览器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