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窄,考察还是按年代顺序。
“三笔”的书家们并没有留下多才多艺的记载。空海除了自己的宗教“专业”外,就是会写字,这是不够我们的多才多艺的标准的。平安后期有个书家叫藤原公任,是摄政关白大臣藤原赖忠的长子,官至“大纳言”,历五朝而不衰,在政治上可算是个不倒翁。他就有才能超群的记载。据说他善于和歌,诗很秀丽,《和汉朗咏集》也出自他手,后来因丧爱女而雍发为僧了。事见《书道全集》卷十五。
但总而言之,平安贵族中这类记载并不多。一直到了镰仓的禅僧们,情况才有了一些转机。我们且拈出两例:
与荣西一起入宋元完成引进禅宗大业的希玄道元,不但善书,画亦极工。《画工便览》有云:“善图画,墨戏尤奇,所画一叶观音像,寺雕梓以传之;世涉北海诸舶,置此像,则无风派之难云。”
这可真是绝了:画的观音像居然能镇住邪风恶浪,保证船舶平安,非神笔而何?虽说有点荒诞不经,但道元善画大约不错。墨戏文人画是宋代苏东坡文与可们搞出来的花样,文仝有一方印就叫“文仝墨戏”。道元入宋,学到这一手绝招是可能的,于时间上也相吻合。
被誉为当时“第一高僧”的梦窗疏石,曾任七朝国师,是个绝无仅有的显赫的神僧。据说他除了修禅和作书外,对园林艺术很有修养。野间清六、谷信一合编的《日本美术辞典》收了他的条目。中云:“书风潇洒飘逸,于庭院艺术颇有研究,在枯山水式庭院中显示出各种趣尚。”
镰仓以后,开始热闹起来了。记载最多的似乎是江户。被称为黄檗书家的木庵、独立,除了书法以外还有其他绝技。木庵善画观音像,又长兰竹,“有明人意”,独立则博学能诗,又通医道,尤长于痘科,在当时除了布禅外还行医,被人们视为“医神”。他们可算是多才多艺。但还不够典型,因为他们并不是纯粹的日本人,而是明朝的避难僧人,作为书家的才艺可,作为日本民族书家的才艺论,终觉有所欠缺。看来,还得费点力气找一下典型的日本书家例子。
“宽永三笔”中的本阿弥光悦有“通书画、漆艺、陶器诸技,精刀剑鉴定”的记载,大约还是个工艺美术家。三驾马车中的另一位泷本昭乘,“善书之外,又长于水墨画及大和着色绘,遗作颇多。”他的水墨画在茶道中很受重视,形成了“松花堂昭乘”的名目。稍后于他们的荻生徂徕,除了具有强烈明人风趣的草书之外,还是个著名的文坛巨子;设帷芝蒲,讲闽洛之学,对宋代理学很有研究;后来提倡文道复古,“海内文运为之一变,许多贵公子和名士淄徒“皆叩其门下”,著作达六十种之多。江户中后期这种记载更多收不胜收,随便列出几条:
[赖山阳]书学董其昌、苏东坡,又是著名的汉学者,还有画画的绝技,长于水墨山水。
[市河米庵]书学米元章,形成了米庵派。为幕末三笔之一。善诗精鉴藏,又精南画及篆刻。著作有《书诀》、《墨法》、《笔谱》、《楷行荟编》等,涉猎很广,修养全面。
[池大雅]书学唐宋古法帖,善大字,甚有画才。从祗因南海学画,有出蓝之誉。兼能和歌。
[良宽]禅僧。善书长于诗,兼精和歌,草书精到。
[契仲]善书,兼精《万叶集》,大力中兴古学,著书多至数十部,是个大学者。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