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欢迎您  注册会员 | 会员登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社会聚焦: 司马南之殇,资本绞杀背   我们为什么要支持司马南   回归毛泽东路线已是大势   警惕“中国版”雅科夫列   抓纲治国推动国民经济新  
网站首页 本站新闻 时政要闻 社会聚焦 港澳台区 中国文协 领导介绍 协会报刊 文艺动态 文化产业 文艺创作 文艺评论
电影电视 书坛画苑 民间文艺 人物专访 会员名录 音乐舞蹈 娱乐视野 收藏展览 国际交流 世界文联 当代作协 网民议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收藏展览 > 正文

日本书法史的基本特征

作者:世界文艺官方网   2007-5-31 来源:世界文艺网 【字体: 我要评论(0)
nbsp;    从书体上论,中国书法的发展似乎比较明显地反映出时替风移的横向特点:每一代都有自己独特的书体,哪一种书体也无法永远保持永远鼎盛的局面。如秦篆、汉隶、唐楷、宋行、清隶等等。而日本书法发展的情况则相反,它是一种并驾齐驱式的纵向行进。“请来”的汉字书法和本民族的假名书法,始终作为两条主线贯串于整个历史,行草汉字和假名在哪一代也没有被“腰斩”过。这是很有趣的,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在
     中国的篆隶正草各书体是属于同一文字系统中的不同种类.每个时代的需要不同,造成了对各种书体的取舍。而这种种不同的取舍,绝对不会影响使用本身;所以,它呈现了段落式的发展状态。
     日本的汉字行草与假名书,则是分属两种文字系统的东西。前者是“请来”的,但又具有创造日本文化历史的特点;后者是本民族的,但却是后起的。作为使用的工具,两者都不可偏废:作为欣赏的艺术,两者都有价值。于是就形成了这种双线型的局面。无疑,早期日本文化的“请来”特征,依然是其中的关键之关键。 
     ——假名书法的来源于行草书,但假名书法的出现又挽救了行草书,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也许是耸人听闻的结论。
     我们真该感谢假名书法的推广者——平安妇女,那些女性的艺术家们大概不会意识到她们对汉字书法的功劳有多大。成功地挽救了濒临衰势的汉字书法的,并不是叱咤风云的帝王将相,而是弱不禁风的闺阁女流。对于一向重男轻女的日本封建贵族而言,这还不足以具有讽刺意味吗?要叫他们接受女子创造假名这个事实,已经够困难了;而还要叫他们接受女子挽救了汉字书法这个结论,除了目瞪口呆以外,不知他们当如何以对?
     缺乏中国书法那种艺术上双线型态的日本早期书法,为了保持艺术上的“生态平衡”,自动调节着自己的不足以适应需要。它们没有从艺术内部去寻找比较的新因素,而是借助于文字学上的突破,在汉字艺术外部形成了另外一种比较关系。换言之,中国书法篆隶正草五体平均铺展的比较,在日本书法上却变成从行草走向更为“草”的假名以形成对比的新局面。篆隶与行草相比,篆隶是“正”,行草是“草”;而行草与假名相比,行草却成了“正”,假名才是地道的“草”。在“正草”关系方面,日本有些书家确实比中国更走极端。我们前面提到的日本书法“不平衡”的观点,在这里终于找到了验证。以五体书的传统观念去衡量,前期日本书法确实是“不平衡”,他们绝不涉足篆隶,却在行草方面跑得很远,远得简直出人意外——笔画饱满的单个汉字的组合变成了笔画简单的字母的组合,而它们却又具备方块字的共同特征,这还不出人意外吗?不从日本民族根深蒂固的自强精神角度来看这个现象,是难以理解此中的深刻意义的。
     假名书法的出现对书法史的另一个反作用就是:碑刻始终被打入冷宫,再也没有重振旗鼓的一丝希望了。在行草方面如此地走向,使日本再也不具备碑刻兴盛的艺术条件了。行草假名与碑刻是两码事,这一点已经在中国得到证明。号称行草时代的宋、元、明,帖学如此发达,碑学却如此寂寞;日本的假名书法比行草走得更远,它就更不具备这种条件了。缺少漫长的碑学阶段的日本书法,形成了行草书一枝独秀的不平衡局面,而在行草书上的执持寻逐,更使碑学体系无法与日’本书法结缘。两方面的因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7页 当前第:13/17
打印此文】 【收藏此文
 
领导活动                          更多>>
时政要闻                          更多>>
文艺评论                          更多>>
民间文艺                          更多>>
文艺动态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文化部 中央电视台 新华通讯社 人民日报 世界文艺网
新浪网 国际新闻在线 环球联合网 中国时代网 中国经典网 中国文协网 中国文化新闻网 中国名家网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文化部 国务院参事室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央电视台 世界文艺网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老三届人联谊会 中国炎黄书画院 12580网站目录 中国画学会 国家财政部外国贷款 我们的毛泽东 红色正义网集 新加坡华人网 戴旭新浪博客 左翼作家新浪博客 革命战士新浪博客 刘云峰新浪博客 当代作协新浪博客 世界文艺新浪博客 中国文化新闻报新浪博客 中国城市环境 路透社 英国新闻 法国新闻 透视俄罗斯 俄罗斯新闻 中国公益摄影师 中美文化产业高峰论坛 黄山艺术摄影 安徽艺术摄影 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 东方红 共产主义旗帜 集体经济 毛泽东博览 毛泽东思想 毛主席 中央电视台 长安风雷书画艺术网 菩提树画院 世界文学艺术家联合会 世界文艺网 中国文协网 中国文化新闻网 中国名家网 中国经典网 环球联合网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中国当代作家协会 中国文艺家协会 速帮建站公司
网站首页杂志社简介组稿发行处征订启事协会顾问高占祥协会顾问张德广协会顾问刘坚协会执行主席刘云峰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和中国文化新闻报社的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经书面授权。信箱:ciala301@126.com。联系QQ:907322786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ICP备13046230号
建议使用IE8版本以上浏览器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