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欢迎您  注册会员 | 会员登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社会聚焦: 司马南之殇,资本绞杀背   我们为什么要支持司马南   回归毛泽东路线已是大势   警惕“中国版”雅科夫列   抓纲治国推动国民经济新  
网站首页 本站新闻 时政要闻 社会聚焦 港澳台区 中国文协 领导介绍 协会报刊 文艺动态 文化产业 文艺创作 文艺评论
电影电视 书坛画苑 民间文艺 人物专访 会员名录 音乐舞蹈 娱乐视野 收藏展览 国际交流 世界文联 当代作协 网民议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收藏展览 > 正文

日本书法史的基本特征

作者:世界文艺官方网   2007-5-31 来源:世界文艺网 【字体: 我要评论(0)

    众所周知,中国书法是日本书法的根源,日本书法家们常常谦逊地称中国为“娘家”,而中国的书法家们也每每以这一点感到由衷的自豪。悠久的历史渊源,丰富的文化遗产,确实值得文明古国的炎黄子孙们为之骄傲。然而,在当时,中国书法是如何启示着彼岸的人们的?这种启示的历史原因是什么?有几个方面?它有些什么可以总结的特征?
  要了解日本书法史,首先要对日本的历史有个大概的概念,作为以后分析、判断、对照的基础。而在我国一些不搞日本史研究、只是爱好书法艺术的同行;特别是年轻朋友中,这个基础是略有欠缺的。这里先提出一个最简单的历史分期表,以供参考:




  

 

那么就可以得出结论,古坟期相当于中国的魏晋,大和相当于六朝和隋,奈良约相当于初、盛唐,平安则经晚唐、五代、北宋;镰仓则当南宋和元;室町相当于明;江户、明治相当于清。
  统一了这一点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这一艰难但也许是饶有兴趣的跋涉。


依附于中国书法的派生物


  ——实用的文字构成了书法艺术的基础,这是万劫不移的金科玉律。我们应该先来研究一下,日本在最古时代是使用什么文字?也就是说,构成日本书法艺术的基础的早期文字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是特别重要的。
  即使是最早的关于日本的文字记载,也是到了汉、魏以后才出现的。中国的《汉书 地理志》记载:“东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日本历史的书写者们也许会为这种凤毛麟爪式的记录而苦恼。因为它的历史记载与中国相比竟要少掉漫长的殷周、春秋、战国、秦等时期,少了一千多年。作为日本历史上最赫赫有名的珍宝——由汉武帝颁赐的“汉委奴国王印”这枚金印的存在,也证明了这一点。而且,最早日本的记载还是出现在中国的史籍上, 日本当时还没有自己的史籍。
  追溯日本的历史,大约也只能追到汉代为止了。
  西晋年间,百济(位于今朝鲜半岛)国有一位名叫王仁的人到了日本,他曾被任命为皇子菟道稚郎子的老师。还带去了孔老夫子的《论语》和《千字文》,作为皇子学习的课本。可以想象,不管王仁如何谆谆善诱,对于这位皇子而言,这些生疏的“之乎者也”也肯定是索然乏味的。然而,令皇子头痛的汉字汉文,却首次光临了日本。从此,它作为古代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标记工具而立下了不可磨灭的辉煌功劳。汉字的进入日本,揭开了日本文化史的序幕。
  我们的跋涉需要有一个较理想的起点,所以我们应该对这一段历史时期加以特别详细的考察。
  曾被认为是日本现存最早史籍之一的《日本书记》,是用纯淬的古汉语写成的。我们可以先引出一段记载海神国的文字来加以证实:
  彦火火出见尊(人名),忧苦甚深,行吟海畔时,逢盐土老翁。老翁问曰:“何故在此愁?”对以事之本末,老翁曰:“勿复忧,吾当为汝计之。”乃作无目笼, 内彦火火出见尊于笼中,沉之于海,即自然有可怜小汀,于是弃笼游行,忽至海神之宫。其宫也,雉堞整顿,台宇玲珑。
  这是一段神话故事。和中国古代文化的起初总离不开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之类的神话一样,《日本书记》中也记载了大量的神话。且来看看这段文字,除了个别语气词用得略嫌生硬之外,行句遣字完全符合古汉语的格式,甚至还出现了“雉堞整顿,台宇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7页 当前第:1/17
打印此文】 【收藏此文
 
领导活动                          更多>>
时政要闻                          更多>>
文艺评论                          更多>>
民间文艺                          更多>>
文艺动态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文化部 中央电视台 新华通讯社 人民日报 世界文艺网
新浪网 国际新闻在线 环球联合网 中国时代网 中国经典网 中国文协网 中国文化新闻网 中国名家网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文化部 国务院参事室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央电视台 世界文艺网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老三届人联谊会 中国炎黄书画院 12580网站目录 中国画学会 国家财政部外国贷款 我们的毛泽东 红色正义网集 新加坡华人网 戴旭新浪博客 左翼作家新浪博客 革命战士新浪博客 刘云峰新浪博客 当代作协新浪博客 世界文艺新浪博客 中国文化新闻报新浪博客 中国城市环境 路透社 英国新闻 法国新闻 透视俄罗斯 俄罗斯新闻 中国公益摄影师 中美文化产业高峰论坛 黄山艺术摄影 安徽艺术摄影 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 东方红 共产主义旗帜 集体经济 毛泽东博览 毛泽东思想 毛主席 中央电视台 长安风雷书画艺术网 菩提树画院 世界文学艺术家联合会 世界文艺网 中国文协网 中国文化新闻网 中国名家网 中国经典网 环球联合网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中国当代作家协会 中国文艺家协会 速帮建站公司
网站首页杂志社简介组稿发行处征订启事协会顾问高占祥协会顾问张德广协会顾问刘坚协会执行主席刘云峰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和中国文化新闻报社的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经书面授权。信箱:ciala301@126.com。联系QQ:907322786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ICP备13046230号
建议使用IE8版本以上浏览器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