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奇的最佳英国艺术”(Saatchi'sBest of British)的选秀节目,在艺术史上首次通过电视选秀来筛选、传播艺术家。节目中将对公开征集的各种风格、形式的参赛作品(视觉艺术)进行评比和筛选,6位决赛选手将进入指定的艺术院校,在最优秀的当代艺术家指导下进行为期3个月的深造后参加在俄罗斯冬宫博物馆举办的艺术展览并评选出最终的获奖者。在接受采访时,萨奇表示:“我期待着挖掘英国尚未被发现的艺术天才。任何有着独特创意的人都可以参加,因为谁都无法预知下一个艺术之星将出现在哪里。”节目制作人皮特-戴尔(Peter Dale)希望通过节目提供的丰富内容和专业指导,让更多的电视观众能够有机会从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到更加真实的当代艺术。凭借敏锐的职业嗅觉,萨奇开创性的将当代艺术,时尚流行的娱乐节目形式,电视媒体直观生动的传播效果与广阔的受众覆盖相结合。
与媒体的互动之 互联网
早在1996年萨奇就开放了画廊的互联网站,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扩张与完善,根据权威互联网信息公司Alex的统计,截至目前萨奇画廊网站已经成为拥有近40个板块、2867条链接、日点击率超500万次的全球最大交互式网上画廊,同时也是全球艺术爱好者了解萨奇收藏的最主要渠道。以画廊网站为依托,萨奇收藏中超过400名艺术家(不包括出现在Your Galley板块中未进入萨奇收藏的来自全球各地的艺术家)都在这一平台上得到全面呈现并向世界各个角落进行辐射,极大地拓展了萨奇收藏在全球艺术生态中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与公众的互动
在当下这样一个信息泛滥并且多元开放的社会中,如何迅速而有效的引起公众的关注并加强记忆。针对这一问题,萨奇采用了事件营销的策略。作为广告大亨的萨奇,当然深知其威力,利用藏品和相关活动巨大的争议性,通过媒体惊人的放大效应,在短时间内制造广泛参与的社会事件从而达到最大化的传播效果。通过采用事件营销的策略,萨奇成功地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并通过相关的学术包装与媒体炒作将“YBA”塑造成为整个20世纪90年代英国前卫艺术的里程碑并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国际影响。虽然至今对于这次展览中涉及的艺术、道德、商业、政治等诸多方面之间的复杂关系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但是无论从任何角度考量,这次展览都是一次传播与营销的胜利。
第六环节:销售
与常规的艺术收藏家所不同的是,萨奇的收藏行为还体现出另外一个显著特点即大规模的销售行为。从建立自己的收藏至今,萨奇大量的销售行为不断地被各种媒体所披露和报道,因此他甚至被批评者们嘲笑为艺术界的“超级商人”。对于这种现象,除了商业利益的驱使之外,还归因于萨奇另一独特的收藏理念——“以收藏维持收藏”,即依靠出售已有藏品回收资金以购买新的藏品。
在一次接受《卫报》的采访中,萨奇明确地告诉记者:“我喜欢我的收藏始终保持新鲜。”这种对于当代艺术中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过度的执迷和占有欲迫使萨奇需要找到大量的资金进行各种新的购买,同时不稳定的性格因素又使得他难以对某些藏品保持长久的兴趣与关注:“查尔斯-萨奇是一个很有激情、很果断的人。如果他喜欢一个艺术家的作品的话,那么这个艺术家的全部作品他都想要占有,但这样做的话就会导致对作品没有做好仔细的区分。他现在喜欢,但不代表他将来一直会喜欢。”对于这些不再喜欢的作品,与其花费大量的仓储、保险费用(萨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