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欢迎您  注册会员 | 会员登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社会聚焦: 司马南之殇,资本绞杀背   我们为什么要支持司马南   回归毛泽东路线已是大势   警惕“中国版”雅科夫列   抓纲治国推动国民经济新  
网站首页 本站新闻 时政要闻 社会聚焦 港澳台区 中国文协 领导介绍 协会报刊 文艺动态 文化产业 文艺创作 文艺评论
电影电视 书坛画苑 民间文艺 人物专访 会员名录 音乐舞蹈 娱乐视野 收藏展览 国际交流 世界文联 当代作协 网民议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收藏展览 > 正文

收藏家如何塑造艺术史

作者:盛戈   2011-2-13 来源:世界文艺网 【字体: 我要评论(0)
利的外部环境。

  在所有相关人士中,诺曼-罗森塔尔(Norman Rosenthal)可谓是萨奇最为坚定的合作伙伴。他和萨奇一样来自犹太家庭,从1977年起担任皇家美术学院的展览部长,成为英国艺术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萨奇多次与皇家艺术学院的合作都是由罗森塔尔全力促成。作为合作伙伴,罗森塔尔不仅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了对萨奇及其推动的英国前卫艺术的大力推崇,同时还亲自担任了“感性:萨奇收藏年轻英国艺术家作品展”和“今日美国”展的策展人,可谓身先士卒,在“感性”展前言中他甚至将萨奇称作英国新艺术“最伟大的赞助人和支持者”,由此不难看出两者关系的密切程度。但这种支持却远非看上去那么纯粹,金钱的阴影与流言依然如影随形:空前的票房记录让皇家美术学院赚得盆满钵满,自然也让春风得意的罗森塔尔对萨奇言听计从。

与媒体的互动

  与媒体的互动

  一方面,萨奇迫切的需要依靠大众媒体的传播、放大功能赋予其收藏公共性进而实现其价值增长。同时,在当下这样一个信息过剩、传播形态日益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大众媒体自身也需要更多能够引起或转移公众注意力的信息内容来强化自身在公共空间中的影响力以应对日趋激烈的残酷竞争,而此时萨奇充满巨大争议的收藏行为恰好为媒体提供了梦寐以求的传播内容,因而双方在同一时空中,根据各自不同却又高度互补的内在需求自然地形成了一种紧密契合的伴生关系。虽然不同媒体所反映出的态度与立场不尽相同,褒贬不一,但至少在传播的层面上实现了公共性的效果最大化。

  与媒体的互动之平面媒体

  1997年,《Time Out》杂志作为“感性:萨奇收藏年轻英国艺术家”展览的媒体赞助商,专门发行了一期增刊对萨奇本人及收藏进行了详细深入的介绍,对这一新生的英国艺术家群体和萨奇的赞助人身份大加赞赏。2004年,《标准晚报》成为萨奇为庆祝画廊移居伦敦市政大厅一周年所举办的“新的血液/新的艺术家/新的收藏”展览的媒体合作伙伴。当时的批评界对这次展览表现出相当的抵触情绪,大量的攻击和责难随之而来。但在《标准晚报》的版面上除了布莱恩-塞维尔(Brian Sewell),其他撰稿人在有关报道中几乎都对展览和萨奇本人报以支持或至少中立态度。对迁入新址的萨奇画廊,安德鲁-温顿(Andrew Renton)认为“无论专业人士如何挑剔,这都是伦敦一次伟大的文化胜利。”H-安德森(Hephzibah Anderson)则赞赏了这次“富有远见的展览为观众提供了一睹国内外青年艺术才俊的良机。”在《继续制造潮流》一文中,尼克-哈克洛斯(Nick Hackworth)更是极力为萨奇进行辩护:“受到一种集体的恋母情结的驱使,业内的许多人都一直对这位英国当代艺术之父(指萨奇,笔者注)磨刀霍霍,声称他作为潮流与风尚的制造者的时代已经远去。然而正如在过去的十年中一样,萨奇画廊依然是欣赏最新英国及国际当代艺术的最佳场所”……毫无疑问,这些传播内容经过策略性行筛选和过滤的媒体报道,有力的帮助萨奇的收藏获得了可观的有效公共性。

  与媒体的互动之  电视媒体

  2009年秋季,萨奇将联合英国BBC电视2台推出了一档名为“

1234567899页 当前第:7/9
打印此文】 【收藏此文
 
领导活动                          更多>>
时政要闻                          更多>>
文艺评论                          更多>>
民间文艺                          更多>>
文艺动态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文化部 中央电视台 新华通讯社 人民日报 世界文艺网
新浪网 国际新闻在线 环球联合网 中国时代网 中国经典网 中国文协网 中国文化新闻网 中国名家网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文化部 国务院参事室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央电视台 世界文艺网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老三届人联谊会 中国炎黄书画院 12580网站目录 中国画学会 国家财政部外国贷款 我们的毛泽东 红色正义网集 新加坡华人网 戴旭新浪博客 左翼作家新浪博客 革命战士新浪博客 刘云峰新浪博客 当代作协新浪博客 世界文艺新浪博客 中国文化新闻报新浪博客 中国城市环境 路透社 英国新闻 法国新闻 透视俄罗斯 俄罗斯新闻 中国公益摄影师 中美文化产业高峰论坛 黄山艺术摄影 安徽艺术摄影 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 东方红 共产主义旗帜 集体经济 毛泽东博览 毛泽东思想 毛主席 中央电视台 长安风雷书画艺术网 菩提树画院 世界文学艺术家联合会 世界文艺网 中国文协网 中国文化新闻网 中国名家网 中国经典网 环球联合网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中国当代作家协会 中国文艺家协会 速帮建站公司
网站首页杂志社简介组稿发行处征订启事协会顾问高占祥协会顾问张德广协会顾问刘坚协会执行主席刘云峰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和中国文化新闻报社的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经书面授权。信箱:ciala301@126.com。联系QQ:907322786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ICP备13046230号
建议使用IE8版本以上浏览器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