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收藏的起点,每个收藏家首先需要依据个人的审美趣味、偏好,相关知识储备,外部的现实环境等因素从浩如烟海的艺术世界中发现和甄选出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对于萨奇而言,接触、了解艺术家及其作品的途径主要有两个:参加艺术展览和走访艺术家工作室。
艺术展览
萨奇主要通过各种画廊展览(特别是位于偏远区域大量寒酸的小画廊,这些画廊由于其边缘的位置和极其有限的影响力,其展出的艺术家更容易成为“新大陆”而不易被其他竞争对手捷足先登)发现符合个人趣味与标准的藏品:在纽约的玛丽-布恩画廊(Mary Boone Gallery),萨奇第一次见到了施纳贝尔的作品;在里森画廊(Lisson Gallery)的展览中,他接触到新英国雕塑的重要艺术家理查德-迪肯、比尔-伍德罗等人;1988年在伦敦港务局闲置仓库中举办的“冰冻”展览(Freeze)中,他发现了未来“年轻英国艺术家”群体中多名代表艺术家如加里-休谟(GaryHume)、萨拉-卢卡斯(SarahLucas)、菲奥娜-雷(FionaRae)及其领军人物达明安-赫斯特……至今,萨奇仍旧经常“漫步在伦敦那些最令人厌恶的丑陋街区,参观那些在空荡的商店或后院里举办的展览”,期待着发现那些艺术界未来的超级明星。同时艺术院校每年的毕业展览都会集中展出大量由毕业生创作的最新的艺术作品,因此他们也顺理成章地成为萨奇发掘有潜力的年轻艺术家的绝佳途径——包括皇家美术学院(RoyalAcademy of Arts)、戈德史密斯学院(GoldsmithsCollege)、斯莱德艺术学校(SladeSchool of Fine Art)、格拉斯哥艺术学校(Glasgow School of Art)在内的大量英国艺术院校的毕业生展览上时常能见到他的身影。
艺术家工作室
为了给自己的收藏带来更多具有潜力的艺术家,萨奇并不满足于被动的接受已有艺术界面貌,而是如同其外向的性格特征一样,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走访艺术家工作室。在20世纪90年代,萨奇时常利用周末的时间,独自一人或是在其他艺术家、批评家的陪同下拜访位于伦敦边缘地区的艺术家工作室,尤其是伦敦东区——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地之一:1996年4月,萨奇拜访了妮基-赫伯曼(Nicky Hoberman)位于伦敦东北部国王十字地区的工作室;次年他走访了蒂姆-诺贝尔和苏-韦伯斯特夫妇在利文斯顿大街的工作室,之后三人都出现萨奇画廊1998—1999年举办的“新神经错乱现实主义”展览中。1996年,萨奇在宝拉-雷格(Paula Rego)的工作室里观看了艺术家本人及罗恩-莫伊克的作品,两人随后也都参加了萨奇画廊的展览。
第二环节:购买
通过对萨奇收藏活动所伴随的购买行为进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两个主要特征:组合购买和批量购买。
组合购买模式
这种模式与第一环节“筛选”的两种方式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当我收藏的时候我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之一:购买每一个新人的作品……或者列出我最喜爱的某位艺术家的成批作品然后设法得到它们。”由于萨奇购买的作品数量规模巨大,再加上有限的个人精力以及不同区域艺术家、作品在可接触性、可获得性等现实环境与条件方面的制约,有理由推断在其身后势必有一个高度互动的庞大的画廊和经纪人网络为萨奇搜罗需要的作品,而